移动取消业务怎么办理 移动取消业务( 二 )


4月9日 , 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接到了移动 *** 对此事的回复 。该 *** 表示 , 解决此事的办法仍旧是需要客户自行取消业务 , 同时补偿客户100元话费 , 该话费不可被“提现” , 如果转网或注销号码 , 该话费不会退还给用户 。
此外 , 在与 *** 的沟通中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还发现 , 移动 *** 暗示已经收到过多起类似的“客诉” 。而当采访人员问及 , 被取消业务是否能以拨打 *** 等更明显的方式来告知客户时 , 该 *** 表示 , 每次接到相关投诉和建议 , 移动 *** 均会向公司上级如实反映 。但是到目前为止 , 移动 *** 还没有接到针对已取消业务变更现有服务模式的通知 。
不主动取消就一直收费“停办业务”还有多项
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在与移动 *** 人员的反复沟通中注意到 ,  *** 人员透露出这一不主动取消就一直收费的“停办业务”不仅是“长途漫游费”一项 。

移动取消业务怎么办理  移动取消业务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在对一些移动用户的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资费明显与现在的收费水平不对等的套餐 , 如5元40M的闲时(23点到次日7点)流量费 。而目前北京移动小程序上 , 1G流量+某视频一天会员的拼购价格为0.99元 。移动 *** 表示 , 该套餐确实已经取消 , 但是作为神州行卡 , 需要有必选套餐 , 目前更低的套餐费用是“8元套餐” , 含30分钟和10M流量 。
此外 , 在2018年 , 中国移动还被曝出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了每月10元的“车友助理”收费服务 。而当时媒体要求其出具开办该业务的录音时 , 移动方面却迟迟没有拿出 。人民日报官微针对此事也曾发文批评:“隐蔽扣费 , 不啻于朝用户口袋里掏钱 。败露后却不承认 , 一再矫饰 , 大企业却耍小把戏 。”
移动取消业务怎么办理  移动取消业务

文章插图
此外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 , 针对中国移动各种投诉有10万余条 , 其中很多是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账单中出现套餐和会员收费的投诉时有出现 。在一些贴吧中 , 有网友称一些在小学里才能用的校园局域网业务 , 在孩子已经上了初二后才发现仍在继续收费等 。一些业务不论是用户是否在知情的情况下开通 , 还是业务已经被取消、资费发生变动 , 只要用户没有主动要求取消 , 就会一直默认收取费用 。
律师建议:用户可通过投诉 ***
对此 ,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房玉洲律师在接受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中国移动公司此种操作方式属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
针对有用户一直被收取“长途漫游”套餐费 , 房玉洲律师表示 , 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 *** 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的规定 , 电信运营商应在2017年内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也就是说 , 在2017年后禁止电信运营商再收取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
虽然中国移动在其官网公布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 但其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却以“消费者发现并取消”的方式 , 加重消费者义务 , 变相对部分消费者收取此部分费用 , 显然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在2017年后被收取该部分费用的消费者 , 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 , 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主张权利 。
房律师建议 , 因手机长途漫游费所涉金额通常都不大 , 通过诉讼方式 ***  , 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 , 建议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所规定的“向有关行政部门进行投诉”的方式进行 ***。
【移动取消业务怎么办理移动取消业务】文/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 张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