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功率介绍 无线充电功率有必要那么高吗( 二 )


这一厂家就是小米 , 小米在2021年8月份推出了小米MIX 4 , 虽然官方标注了这台手机只支持50W的无线充电 , 但是小米却玩了个小花招 , 那就是配上小米自家的100W无线充电座套装之后 , 就可以解锁“极速模式” , 只需28分钟就可以充满小米MIX 4 , 变相的将无线充电提升 。

无线充电功率介绍 无线充电功率有必要那么高吗

文章插图
除此之外 , 还有荣耀Magic 4 Pro同样也是用了这个套路 , 配上自家的100W无线充电套装之后就可以解锁更高功率的快充 。
无线充电功率介绍 无线充电功率有必要那么高吗

文章插图
想用快充只能用专属无线充电底座搭配高瓦数的充电器 , 并且一般情况下都是无线充电底座和高瓦数充电器分开销售 , 消费者还要买一个支持高功率的充电器 , 才能给无线充电所需的充电功率填满 。
无线充电功率介绍 无线充电功率有必要那么高吗

文章插图
配套售卖的产品从手机变成了无线充电器 , 再变成自家的快充头 , 不得不说 , 这一玩法确实很巧妙 。
不过无线快充功率上去了 , 体验真的上去了吗?
无线充电支持快充 , 就是“智商税”无线充电和无线快充 , 完全是两种东西 。
之前我们说到了 , 无线充电目前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对手机进行充电 , 涓流充电可以更大限度的保护电池 。
而无线充电器提高功率之后 , 可以说是将有线充电、无线充电的弊端全盘接收、放大 。
如果有些朋友在某宝上看到过这样的配件的话 , 可能会更好理解无线充电在手机中的功能 , 就是一个线圈接在你的充电口上 , 如果你的手机采用了“无线快充”的话 , 就相当于手机在使用「有线快充」一样 。
无线充电功率介绍 无线充电功率有必要那么高吗

文章插图
当手机充电过快的时候 , 高功率充电会导致电池发热严重 。手机的内部空间就那么大 , 能留给电池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 再加上手机处理器在运行时候所散发的热量 , 单独为电池做一个散热可以说几乎不可能 。
况且无线充电还有着充电线圈的存在 , 在无线充电时的发热情况也要更严重 , 经常会出现手机“滚烫”的现象 , 既发热又伤电池 。
这里举个例子 , 比如在iPhone 13 Pro上 , 经常因为手机发热烫手 , 从而导致Magsafe无法为手机冲进去电 , 反而是不如有线充电方便 。
如果想追求快充 , 现在安卓手机有线充电功率都不低 , 插上数据线十多分钟就冲完了 , 除了能边充边用之外对电池还更好一些 , 何必要追求慢速、高热的无线快充呢 。
如今的这些无线快充的价格都严重溢价 , 动辄几百元 , 再加上额外购买的充电头 , 价格已经是有线充电器的好几倍 。
所以 , 想要追求快充的人和想要无线充电的人 , 是两类消费人群 。
无线充电由于电压较小 , 属于涓流充电 , 对于电池来说 , 涓流充电的损害肯定会小于快充 。所以 , 我更希望我的手机可以慢慢的将手机充满 , 既保护了手机的电池 , 也满足了碎片化充电的需求 。
除此之外 , 无线充电还有一个场景就是大段时间的闲置充电 , 比如我的同事会在床头摆上一个无线充电器 , 在睡觉之前将手机放在上面 , 经过一夜的休息 , 手机的电池慢慢的充满 , 新的一天也来临了 。而无线快充的加入 , 则是让手机在夜里也摆脱不了发热的命运 , 本该休息的时间却要满血运行 , 实属本末倒置 。
并且 , 如今各大厂家为了配合自己手机的无线充电不因为发热降低功率 , 推出的无线充电器都配有风扇散热 ,  在快速充电时 , 风扇转动的噪音略大 , 这也是我不喜欢的点之一 。
无线快充是手机厂商为了过度追求产品亮点 , 将原本很好用的无线充电功能变成了一种“快餐产品” , 无论是苹果还是安卓 , 两者在追求更快无线充的同时 , 将用户体验放在了第二位 , 在我看来实属不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