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另一方面 , 传统文化综艺“火”起来 , 跟见到经济收益并没有完全同步 。“经济收益肯定有的 , 只不过它显现的周期要慢一些 。”冯铮分析 , 这是因为综艺节目的广告商判断节目的好坏还是按照过往的标准 , 而这些标准传统文化综艺目前还达不到 。“就像我们买票看电影一样 , 通常先要问这个片子是演什么的 , 谁演的 。广告商很自然也会问这个节目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可类比的?都有哪些明星参加?”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 , 对于一档筹备中的传统文化综艺来说却是难以回答的 。

文章插图
《只此青绿》让人们再次关注到名画《千里江山图》 。
传统文化综艺基本上都是全新的节目 , 没有既往的成功案例可以参考 , 调性上也不适合找很多流量明星参加 。所以 , 在节目真正做出来之前 , 很难通过语言描述让别人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概念 。冯铮感慨:“甚至有的时候我们的领导也只能靠对执行的这个人的信任去投票 。这显然就不像有数据、流量、明星支撑的综艺那样 , 能够让别人在评估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参照标准 。”
传统文化综艺有没有可能像“有数据、流量、明星支撑的综艺”一样 , 打造出一个可以不断复制的成功模式呢?冯铮跟同行就这一设想有过探讨 , 结论是否定的 。“首先 , 那种系列综艺也会有审美疲劳 , 一般只有前几季好看;其次 , 系列综艺主要的看点不在于节目模式本身 , 而在于明星嘉宾、在于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传统文化综艺的看点在于传统文化本身 , 以及表现手法的不断创新 , 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就像《舞千年》做完之后 , 我再做一样的节目就不行了 。过往的经验几乎都不能用 , 再去用就变成重复了 , 哪怕是自己用 。观众的眼光只会越来越高 , 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
虽然现在传统文化综艺的热度很高 , 业内对此也有冷静的思考 。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本身就不是以热度定胜负的题材 , 没有必要追求“爆款” 。姜小巍表示 , 如果抱着追热点的目的策划一档传统文化题材节目 , 那么会有太多的劣势 。用户规模、理解难度、消费深度和话题度 , 都不及其他题材 。“传统文化是浸染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 , 是慢慢渗透进入的 , 也只能慢慢溢出芬芳 。所以慢一点 , 一点一点去做 , 反而比依靠某些热点或者话题一拥而上更好 。过犹不及 , 何不一个面一个面地去挖掘呢?”
新京报资深采访人员 杨莲洁
资深编辑 佟娜 校对 刘越
推荐阅读
- 日柱杨柳木命是什么意思 生肖猪杨柳木是什么意思
- 自制蛋卷为什么不够脆的原因 自制蛋卷不够脆的原因
- 薰衣草为什么有香味 薰衣草为什么有香味?
- 九宫格的分词什么意思 分词是指什么意思
- 扁桃体发炎怎么办吃什么药最管用 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 带无无的成语 带无的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 梦到很多只蜻蜓是什么意思 梦到蜻蜓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我的电脑连接不了宽带,为什么座机好用电脑连不上网呢?
- 斯年的寓意是什么 斯年的寓意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形容什么感情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