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结尾什么意思 让子弹飞结尾( 二 )


马邦德一直声称自己是花钱买官的老手,现在怎么又说自己当不了县长了呢?
因为他根本没当过什么县长,这次其实是他之一次上任 。

让子弹飞结尾什么意思  让子弹飞结尾

文章插图

张麻子深知马邦德的话90%以上都是谎言,这位师爷是个标准的墙头草,但他们却仍然建立起了一段特殊的友谊 。
马邦德的老奸巨猾,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世界把他逼成这个样子 。只有依靠行骗,他才能生存 。
这是马邦德的悲剧,更是旧社会的悲剧 。
一系列的悲剧不断激发着张麻子心中的信念,随着和黄四郎斗争的升级,他当县长的目的也发生了改变 。
一开始是赚钱,然后是报仇,最后是想要在鹅城实现真正的正义 。
也就是整部电影的终极目标,扳倒黄四郎 。
让子弹飞结尾什么意思  让子弹飞结尾

文章插图

如果成功了,那就是张麻子赢了,故事的曲线得到完整 。
如果输了,电影就是一出黑色悲剧 。
关键在于,姜文是想拍一部比较纯粹的正邪对抗,还是想玩“阴”的,把张麻子写成彻底的悲剧 。
影迷们都很清楚,《让子弹飞》是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票房失败后“赌气”拍的,他就是想让多数人能看懂 。
既然要多数人能看懂,那他就没有必要搞什么玄机 。他在访问中谈到《让子弹飞》的时候,自己都说,其实好多人都是过分解读了 。

让子弹飞结尾什么意思  让子弹飞结尾

文章插图

既然他给张麻子设计了一个详细的角色曲线,从纯粹为了赚钱当县长,再逐渐被挖出内心的真实渴望,那到最后就是要让他实现这个渴望 。
如果是悲剧,那他一开始就是想要实现正义,而不是赚钱 。他信心满满,到最后意识到现实残酷,那才是悲剧该有的故事曲线 。
黄四郎在最后意识到自己变成了替身,那已经充分说明他替身这张牌已经没了 。也许他确实找过老三和花姐,想要收买,所以他们俩才回来晚了,不是看不住替身,而是一番心理挣扎之后,选择站在了张麻子这边 。
大概是出于内疚,老三最后决定离开张麻子 。
让子弹飞结尾什么意思  让子弹飞结尾

文章插图

不用想太复杂,张麻子是实锤打败了黄四郎 。
只不过他的胜利是用沉痛的代价换来的 。
张麻子对黄四郎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
这其实是他心中信念的体现 。
黄四郎代表着恶势力,代表着世道的不公,张麻子希望世界上不会再有黄四郎这种人,老百姓就不会受到欺压,天下便可以太平 。
《让子弹飞》用张麻子的胜利告诉观众,正义是可以实现的,邪终究不能压正 。
让子弹飞结尾什么意思  让子弹飞结尾

文章插图

那删减片段中黄四郎在火车上的身影是什么回事?如果不是姜文“别有用心”,又怎么会有这个片段?
我们应该先考虑的不是“片段”,而是姜文为什么要“删减” 。
上文说过,《让子弹飞》就是姜文要让观众看懂的,如果结局忽然来“黄四郎复活”这么一出,很多人又看不懂了 。为了让结局更加清晰明了,那就索性直接删了 。
那为什么要安排这么一幕?
很多解读都已经说明了,那只是一种影射 。
让子弹飞结尾什么意思  让子弹飞结尾

文章插图

老三他们拿到了委任状,到上海浦东上任当县长 。他们可不像张麻子,存有正义之心,钱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张麻子和众人的分离是必然的 。
黄四郎被打败了,老三他们却成为了下一个黄四郎 。
见到黄四郎“影子”的张麻子跟上了前往浦东的火车,他能赢一次,就能赢第二次,最后一幕是正义紧随邪恶的一种愿景 。
邪恶永远不能嚣张,因为正义就在身后随时拔枪 。
和黄四郎的斗争取得了胜利,但张麻子的使命还在继续 。
让子弹飞结尾什么意思  让子弹飞结尾

文章插图
【让子弹飞结尾什么意思让子弹飞结尾】
如果你活着,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远活着 。——《让子弹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