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了吗?这是一句外行话!( 二 )


历史也喜欢讲故事
其实,市场喜欢讲故事,并不是因为市场这个经济组织喜欢讲故事,而是因为构成市场的人喜欢讲故事、也喜欢听故事 。而当同样的一群人,来到历史研究这个领域时,事情会变得完全一样:历史也喜欢讲故事 。
在历史研究中,流行的舆论是非常喜欢讲故事的,而一个好的故事,就一定要有好人、有坏人,这样才能有简单干脆的情节 。

于是,我们在历史故事中,经常会看到好人永远会取得胜利、坏人永远要失败 。但是,我们却忘记了,世界上本没有多少真正的好人和坏人:事情的真相往往比非好即坏、非黑即白复杂得多 。
比如,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昏君:商朝的末代君主商纣王,和隋朝的末代君主隋炀帝 。在许多历史故事中,把纣王和隋炀帝描述的简直和人渣一般无恶不作 。在《封神演义》和《隋唐演义》这两本小说里,这种现象尤其明显 。
但是,这两个人真这么坏吗?对于这两个人的评论,中国历史上还是有些明白人,知道他们糟糕的形象,来自于“喜欢讲故事的历史”的妖魔化 。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子贡就曾经说过一句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就是说,商纣王并没有那么糟糕,他只不过是政治斗争失利,所以给后代丑化成那样,天下最糟糕最恶毒的语言都拿来攻击他罢了 。
而在唐代诗人皮日休写的《汴河怀古》中,则描述了对隋炀帝杨广这个糟糕历史人物的深思:“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首诗意思是说,隋炀帝开凿的运河造福了千秋万代,要不是因为南下扬州把江山丢了,他那治水的功绩,岂不是和上古的贤君大禹差不多吗?
但是,对于喜欢故事的人们来说,大家就是喜欢一个“昏君叙事” 。一个昏君人品不好所以误了国家,这样的故事听起来,比搬上一大摞历史资料,慢慢分析当时的各种力量变迁相比,要有意思得多 。
于是,今天许多人都认为,纣王和隋炀帝就是彻头彻尾的坏人 。这正是“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
多找证据,少听故事
既然我们知道了市场喜欢讲故事、历史也喜欢讲故事,那么我们又怎样能获得真相呢?很简单,要多找证据和数据,多调研走访,多学习经济学、社会学的专业知识,多做科学的研究,少听那些让我们感觉良好、但是学不到真相的故事 。
不过,这种“不听故事、只看证据”的工作状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反人性的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故事好听啊!
在电影《大空头》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我直到这几年,看惯了资本市场上的故事,才明白它的用意之深:“真相就像一首诗,而绝大多数人不喜欢诗 。”话说回来,巴菲特讲的那些道理,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全球最有钱的人之一,又会有多少人爱听?
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