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避险常识教案 地震常识教案设计理念( 二 )


活动设计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震的本领 , 加强幼儿面对地震 , 快速疏散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 设计开展本节以“地震应急避险”为内容的安全教育课程 。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 , 从小树立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 。2.设计安全教育课程 , 以丰富地震知识 , 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险能力 。
3.通过演练 , 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 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 , 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懂得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从容应对地震灾害的冷静心态和逃生要领 。活动准备教学用具:1.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 , 课件 , 地震视频小简段 , 爱心小背篓 。
2.逃生小书包(手电筒 , 矿泉水 , 面包 , 打火机 , 刀子 , 绳子等)活动过程、 一、课前热身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 , 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 , 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2.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 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 , 要听从老师的指挥 , 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问题)二、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 , 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 。三、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 , 发表自己的看法 , 讲述观察记录 , 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
四、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双手抱头 , 上身向前弯曲 , 快速撤离)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 , 引导幼儿讨论:怎么走到达安全地带的路径最快 , 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 , (如可以分成两队 , 按顺序 , 听老师指挥 , 不拥挤等 。)4.组织幼儿进行演习 , 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 。
若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幼儿拥挤 , 无秩序老师要及时纠正并组织再次演练 , 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五、让幼儿了解一些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 。
1、自由讨论 , 教师拓展 。a.如果在平房里 , 突然发生地震 , 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 , 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 , 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 , 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
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 , 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 , 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b.如果住在楼房中 , 发生了地震 , 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 , 如厕所、厨房等 。
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 , 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 , 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c.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 , 不要惊慌失措 , 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 。
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 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 , 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 , 双手护住头部 。d.如果已经离开房间 , 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 。
因为第一次地震后 , 接着会发生余震 , 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e、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 , 不能惊慌乱跑 。
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 。f.如果正在街上 , 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 。
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g.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 , 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 , 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 , 设法找到食品和水 , 创造生存条件 , 等待救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