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防范常识 街面安全防范常识( 二 )


街头诈骗犯罪是指在街面或商业场所等公共部位发生的、针对不特定受害人以非法手段骗取钱财而实施诈骗的犯罪活动 。
由于其获利快、风险低,已经成为犯罪分子获取钱财的一种途径,面且此类犯罪呈逐年上升态势,严重影响了群众安全感和社会的治安稳定 。为此,警方为大家提供一些防诈骗的小知识,供大家参考 。
1、街上遇到丢包陷阱怎么办? 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在你面前“无意”丢下一包东西,被丢的包里往往装满假钞票、假金首饰,另一个人上前假意与你一起发现被丢的包,要求平分你拾到的东西,并花言巧语让你得大部分,但要你拿出身上的钱或佩带的金银首饰抵押,这时请你不要贪图小利,应将拾的东西送交派出所或打110报警,是你的第一选择,有可能的话稳住骗子,以利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 。2、遇到假金器、假药诈骗怎么办? 骗子们往往利用假金元宝、假药草及电子零件、假邮票称家里急用钱,希望低价出售,再安排一些“托儿”假购买 。
你在对货物判断不出真伪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轻易掏钱购买 。3、碰到有人用外币与你兑换人民币怎么办? 外币兑换应在指定的银行办理 。
如遇到有人要与你兑换时,在辨别不出外币是何币种及真伪情况下,最好不要理睬这些人,以免上当 。4、遇到免费推销商品中奖怎么办? 当你行走在街头时,遇到有人向你免费推销产品,当你打开产品,恭喜你中奖时,你可千万别上当 。
因为当你领完奖品时,骗子常会谎称奖品必须交纳一部分税金,从而骗取你的钱财 。虽然各种骗术层出不穷,花招屡屡翻新,但只要市民朋友增强心理防范意识,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相信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坚决不贪意外之财,不滥用同情心,再“精明”的骗子也无法得逞 。
防范街头诈骗广播宣传稿市民朋友: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人、财、物的大流通,近年来,外出经商、打工、旅游、探亲的人越来越多 。人在旅途,难免要与人打交道 。
交往对象中虽然多为排忧解难、助人为乐者,但在一些城镇、街头,也有一些心怀歹意的人,他们坑蒙拐骗,欺诈手段花样百出并不断翻新,致使一些善良、幼稚或贪图小利的人们落入圈套,跌下陷阱而后悔莫及 。街头诈骗犯罪是指在街面或商业场所等公共部位发生的、针对不特定受害人以非法手段骗取钱财而实施诈骗的犯罪活动 。
由于其获利快、风险低,已经成为犯罪分子获取钱财的一种途径,面且此类犯罪呈逐年上升态势,严重影响了群众安全感和社会的治安稳定 。为此,警方从现在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防盗抢、防诈骗”和“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为主题的“两防、两严”百日专项行动 。
这次活动中,公安机关将积极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银行、进场所、进校园、进家庭,送预警信息、送防范知识、送措施手段”等“六进三送”活动,认真分析本地违法犯罪的最新动态和手段特点,提出简便、实用、可行的防范建议,向人民群众传授防盗、防抢、防骗等方面的知识,向有关单位、场所提出安全防范要求,加大防范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市民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 。根据近年来街头诈骗案件的特点和规律,警方总结了下列几种诈骗手段: 1、利用社会的名誉和地位进行诈骗 。

一些骗子堂而皇之的冒充领导人、专家、演员、名人或者他们的亲属、至交,使一些人受骗上当 。2、利用钱物进行诈骗 。
有些人见钱眼开,很容易在金钱迷雾中晕头转向 。骗子利用一些人贪财心理,或空头许诺,或小利勾引,结果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不少 。
3、利用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进行诈骗 。有些行骗者喜欢与人拉亲属、攀老乡,借此来瓦解受骗者的警惕性,达到行骗的目的 。
4、利用封建迷信进行诈骗 。一些骗子以替人消灾为名骗取钱财 。
对这些形形色色的诈骗案件警方归纳了“十招”防范对策 。1、做个老实人,不贪横财 。
2、要有强烈的防骗意识 。3、要学会察言观色 。
4、旅途中对陌生人提供的香烟、饮料、食品等,要婉言谢绝,防止犯罪分子的“迷魂药” 。5、莫充内行,以免被骗 。
6、不贪美色,谨防中计 。7、买药要走正当途径,有难言之隐,要去正规医院就医 。
8、不要到街头地摊上“测字”、“看相”、“算命”,那些都是骗人的把戏 。9、对街头向您求助或乞讨的“可怜人”,要细加识别,防止上当受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