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死亡的讳称 比喻帝王死亡( 二 )


译文:孙权仅被封为侯 , 江南的士人、百姓和他便没有君臣的名分 。如果我们相信他的假投降 , 就大大晋封他 , 尊崇他的地位 , 给他加上王的称号 , 使江南士民和他确立君臣关系 , 这是为猛虎加上双翼!孙权既然取得了王的地位 ,  迫使蜀军退走之后 , 外表上遵守礼节 , 服从朝廷 , 使人们都知道这件事 , 实质上对朝廷无礼 , 以激怒陛下;

古代帝王死亡的讳称  比喻帝王死亡

文章插图

陛下赫然(形容大怒)发怒 , 兴兵讨之 , 乃徐告其民曰∶‘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 。吴民无缘不信其言也 。信其言而感怒 , 上下同心 , 战(战斗力)加十倍矣 。"不听 。
译文:陛下如果发怒 , 出动大军征伐他 , 他就不慌不忙地对他的百姓说:‘我们委身于中原朝廷 , 不爱惜珍宝 , 按时进贡财物 , 不敢违背臣下对皇帝的礼节 。但朝廷却无缘无故地征讨我们 , 一定要消灭我们的国家 , 俘虏我们的人民 , 做他们的奴仆和婢妾 。’吴的民众便不会不相信他的话 。相信这种话就会感慨愤怒 , 君臣上下一心 , 战斗力就会增强十倍 。”文帝仍然不听 。
诸将以(认为)吴内附(归附朝廷) , 意皆纵缓(松懈) , 独夏侯尚益(更加 , 进一步)修攻守之备 。邢贞至吴 , 吴人以为不当受魏封 。吴王曰∶"昔沛公亦受项羽封为汉王 , 盖时宜耳 , 复何损邪!"遂受之 。
译文:将领们认为吴国已经归附 , 内心都松懈了 , 只有夏侯尚进一步整治攻守的战备 。邢贞到达吴国 , 吴的大臣认为不应接受魏的封号 。吴王孙权说: “从前沛公刘邦也接受项羽封给的汉王 , 这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 又有什么损害!”于是孙权接受了魏的封号 。
吴王出都亭侯(等待)邢贞 , 贞入门 , 不下车 。中郎将徐盛忿愤 , 顾谓同列曰∶"盛等不能奋身出命 , 为国家并(兼并)许、洛 , 吞巴、蜀 , 而令吾君与贞盟 , 不亦辱乎!"因涕泣横流 。贞闻之 , 谓其徒曰∶"江东将相如此 , 非久下人者也 。"
译文:吴王到都城的亭舍等候邢贞 , 邢贞进门不下车 。中郎将徐盛愤怒地看着其他将领说:“我们不能拼出性命 , 为国家兼并许都、洛阳 , 吞并巴、蜀 , 却使君王与邢贞结盟 , 难道不感到羞辱吗!”说着便泪流满面 。邢贞听到这些话 , 对随从说:“吴国有这样的将相 , 不会甘心久居人下的 。”
古代帝王死亡的讳称  比喻帝王死亡

文章插图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
B.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
C.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
D.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晦 ,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 如"戊申晦" , 也可以指白天 。
B.股肱 , 本义指大腿和上臂 , 文中比喻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 。
C.九锡 , 皇帝赏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 , 表示更高礼遇 。
D.都亭 , 城邑中的驿舍 。秦规定十里一亭 , 郡县治所设都亭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献帝在宗庙祭祀 , 祭告列祖列宗 , 让位给魏王曹丕 。虽经上书推辞 , 曹不最终还是升坛接受皇帝玺绶 , 登上帝位 。
B.出现日食 , 有关官员奏请罢免太尉 。曹丕认为这是上天在责备君主 , 归罪朝廷大臣不符合禹、汤归过于自身的道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