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首猎庄哪去了 犀首( 三 )


结语纵观公孙衍的一生,笔者产生了由衷的赞叹,因为纵横家自西汉以来,日益衰微,终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纵横家总是擅长游说、许愿、威胁、狂语,用各种手段表现出自己的好口才,四处谋求利益,加上战国时代又有尊重人才的风气,所以他们骗完大国骗小国,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
而公孙衍则真正地将纵横术作为一种 *** ,去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虽然其中有过许多坎坷,他本人也遭遇过许多磨难,但是他终于克服艰难险阻,让纵横术的名字再一次俘获了华夏神州的注意,他也因此而成就功名,在青史留名 。至于如何理解"犀首"这一称呼呢?笔者有自己的看法,据《战国策·赵三·建信君贵于赵》中记载:
"今为天下之工,或非也,社稷为虚戾,先王不血食,而王不以予工,乃与幼艾 。且王之先帝,驾犀首而骖马服,以与秦角逐 。秦当时适其锋 。"
公孙衍在政治方面锋芒毕露,行事果断;在带兵方面英勇善战,气势如虹,和赵奢一样让秦人胆寒,避其锋芒,所以"犀首"代表着犀牛的头颅,当敌人听到公孙衍,就仿佛看到一匹飞奔过来的犀牛,当犀牛的头颅逼近你时,你已经无法阻挡也无法逃避,只能任人宰割 。人们形容他就是一匹飞奔的犀牛,气势惊天,无可阻挡,让人胆寒,这也许就是"犀首"成为他专属称谓的重要原因 。
参考文献:
1.《汉书·艺文志》
2.《战国策·中山·犀首立五王》
3.《战国策·赵三·建信君贵于赵》
4.《吴子·励士》
5.《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
【犀首猎庄哪去了犀首】文章内容来自史官录10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部分图片来自 *** ,如存在疑义,请联系删除 。)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输出精彩的原创文章,欢迎小伙伴们订阅转发及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