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道德与品德之间的关系,还有怎样区分开两者?( 二 )


政治品德是核心,政治品德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起作用;伦理道德对交往对象产生作用;职业道德对社会劳动起作用;心理品德对个人成长起作用 。在考核工作人员之“德”过程中,关键是考核其政治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二、能为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能,即能力或才能、才干、本领 。
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能力是有效的认识、改造和控制客观世界的综合力量 。能力是对工作人员的才识和业务专业技术水平方面的要求 。能力决定了工作人员是否承担得起某项工作任务的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方面的能力组成 。1 。一般能力,是指各类工作人员完成一切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
包括:①分析判断能力(准确性、周密性、敏感性、预见性、.果断性、条理性、灵活性);②基本工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说服能力、归纳能力等);③身体能力(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 。2 。特殊能力,是指为适应一定活动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专业和综合特征的能力 。
包括:①业务专业技术能力 。②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用人能力、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划能力等) 。③创造能力(管理工作及高层次的职位人选、尤其需要具备创造能力) 。④执行能力(执行力的好坏对工作的成功推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⑤经验能力 。经验是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管理实践和业务专业技术工作实践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能力 。
实践证明,能力具有以下特点:①能力具有潜在性 。也就是说能力只有在工作中才能表现出来,能力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而孤立存在 。②能力具有变化性 。能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③能力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在考核工作人员之“能”的过程中,关键是考核其本职岗位的业务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运用和发挥.业务专业技术提高情况和知识更新情况 。
而且重要的还在于,即使一个人具备了适合其岗位的能力,并且发挥了,然而还要看其能力运用的目的性是否明确、得当,手段方式是否合理、规范 。三、勤为担负工作的基本要求勤,指的足工作尽力尽责,勤奋不怠.甘于奉献 。古语说“勤能补拙”,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奋的工作可以弥补有些能力上的不足 。
勤是工作态度的基本体现 。也是一个人有没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体现 。勤是由组织纪律上的勤,工作态度上的勤,工作积极性上的勤,本职工作岗位上的勤奋敬业和出勤率等方面组成 。或者说勤包括积极性、纪律性、责任心和出勤率四个方面组成 。具体地说,勤是指工作人员是否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事业心;工作中是否一丝不苟;平时是否肯学肯钻、任劳任怨,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出勤率 。
勤的内涵是比较好理解的,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勤 。通常人们用“勤勤恳恳”四个字来评价工作人员在“勤”上做得好的人 。在考核工作人员之“勤”的过程中,关键是考核其工作态度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的勤奋敬业精神和劳动工作纪律情况 。四、绩为工作优劣的集中体现绩,指的是一个人的工作实绩.是综合反映个人工作能力、水平和努力程度的一个标志,是业务活动和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或精神的成果 。
绩一般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1、工作指标上的绩 。即在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时质量好、数量多 。这就是工作质量指标成绩和数量指标成绩 。2、工作效率上的绩 。即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组织效率、管理效率和机械效率高 。3、工作效益上的绩 。即完成工作任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时问效益等方面的效益好,取得的成果绩效就好 。
4、工作方法上的绩 。是指采取了什么样的好方法、什么样的好措施、什么样的好手段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实践证明、绩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绩的大小与德、能、勤成正相关关系 。2、绩的表现形式不同 。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别的工作岗位,有各自的绩的表现形成 。
3、绩受复杂多样的客观因索的影响 。在考核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客观因素对绩的影响,才能正确评价工作人员的真正才干和作用 。在考核工作人员之“绩”的过程中,关键是考核其履行职责情况、完成工作任务情况,数量、质量、效益、成果的水平等情况 。五、廉是工作的道德操守古语说:“公则生明,廉则生威”,又有“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主要讲的就是道德操守对于人的重要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