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 。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品,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
地震:震后很有可能余震,而且余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 。所以学习自救是地震后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 。
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 。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 。
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最新自救建议:不要躲在桌子下 日本的《地震手册》避震知识十条中,第一条就明确的写着"要躲在坚固的家俱下" 。
所以,日本教师坚信,最好的办法是"藏在桌下" 。这个想法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数十秒后结束,天花板不会落下为前提的 。
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 。开车时遇到地震,也要赶快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 。
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学校避震 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
2.不要回到教室去 。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
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5.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1.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2.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
学校避震 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
2.不要回到教室去 。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
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5.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1.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2.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
推荐阅读
- 自护自救小常识图片 地震自护自救小常识
- 地震常识及逃生方法幼儿园 地震常识及逃生方法
- 地震自救常识十条 地震防火自救常识
- 火灾逃生常识9条 火灾逃生常识
- 火灾自救常识 自救常识
- 地震逃生常识或地震时要注意的事项 地震安全逃生常识
- 地震自救常识十条 了解地震自救常识
- 预防火灾安全常识 火灾逃生自救常识
- 小学生地震安全小常识 小学生预防地震小常识
- 地震应急避险常识 中小学地震应急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