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用纸的种类 印刷用纸( 二 )


7.圣经纸
圣经纸是一种书刊用的高级生活用纸,薄而结实,耐折,雪白细腻,致密润滑,微透明,有一定的抗水性 。用于打印重要的字典、词典、手册、经典书籍和多页码的便携书籍 。圣经印刷过程中,压力高于油墨颜色,必须特别注意 。
8.牛皮纸
牛皮纸有很强的张力,如单光、双光、条纹、无纹路等 。用于重要的包装纸、信封、纸袋等 。带有印刷机滚筒衬里等 。
答:世界上第一本印在纸上的书是《金刚经》 。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从东晋到唐代有六个版本,其中以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最为流行 。唐玄奘翻译的《能破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对鸠摩罗什翻译的主要补充,其他版本流传不广 。
空的聪明是通过金刚来阐述的 。个人以为它前半部分说众生空,后半部分说空 。《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又译作《能破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佛教的一大经典,经常被世界上的僧人和佛教信徒所称颂 。
铜版纸:概况:涂层和抛光处理,增加油腻平滑度和光泽,白度高,吸墨率低,反射光谱中所有颜色并达到最佳效果,柔韧性低,适合黑色印刷 。又分为单铜(单面涂布抛光)、双铜、亚光铜等例子(亚光铜版纸既是亚光纸,又比铜版纸贵) 。稀有成分有80g、105g、115g、128g、157g、180g、200g、250g等 。
胶版纸:又称道林纸 。一般情况:铜版纸亮度不高,吸墨率强,颜色略暗,油墨不容易干 。稀有成分有50g、60g、70g、80g、90g、120g、150g、180g 。
白卡纸:弹性小,有韧性,折叠时不易折断 。这是重要的印刷手刺,包装盒,衬纸的商品装饰 。在书籍装帧中,用作平装书的内封面、平装书中的径纸(脊)等装订材料 。稀有成分有220g、240g、250g、280g、300g、350g、400g等 。
轻质纸:亦称蒙肯纸 。质地好,厚度松,耐折,不透明度高,纸质轻 。颜色类似于木浆的原色,给人一种简单自然的感觉 。长时间浏览不会导致视觉疲劳 。因为没有涂层或者涂层量很少,反射率不高,所以吸墨性可以很强 。出版社经常使用的纸张 。稀有成分有55g,60g,70g,80g,100g等等 。
新闻:又称白报 。它是报纸和卷的重要纸张,用于印刷报纸、期刊、教科书、漫画等 。重量是50克,阁下 。
轻量涂布纸:又称轻量涂布纸 。常用于超市促销单/DM/报纸夹,成本低,手感柔软 。稀有成分64g,70g等 。
牛皮纸:抗张强度高,可分为单光、双光、条纹、无条纹等 。颜色为白色和棕褐色,对于包装纸、信封、纸袋等很重要 。
硫酸纸:适用于高透明度、高脆性、多种颜色的单面专色印刷,可用于热离子铝 。
特种纸:各类特殊用途纸或美术纸的总称 。具体信息请参考专用纸质表格 。
东莞宏达印刷网整理整顿了常用铜版纸、胶版纸、白卡纸、轻型纸、新闻纸、轻型铜版纸、牛皮纸、硫酸盐纸、特种纸的基本特征和用途,供网友交流学习 。
世界上第一本印在纸上的书是《金刚经》 。
纸,中国常用(一等字),读作zhǐ,最早见于秦简 。逃逸是指丝絮漂洗时附着在沉没物上的絮渣;之后,以丝绸为材料;古汉语中个体指动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也引申为量词 。纸,形声字 。从声音上讲,声音 。“纸”是“纸(繁体)”的简化字 。
造纸术和印刷术是现代中国的伟大发明 。世界上第一本印在纸上的书是《金刚经》 。
唐宪通九年(公元868年)在敦煌发明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中国最早有确切出版日期的印刷品 。本卷于1907年被英国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从中国敦煌莫高窟的石窟中盗至伦敦,现藏于大英图书馆 。
1999年在仙童出版的金刚经《般若波罗蜜多经》,由首画、佛经、刻名组成 。
涂布纸是在原纸上涂布一层涂料颜色,使纸张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印刷机性能 。其重要用途是:杂志、书籍等印刷纸与商标、包装、目录等印刷纸的比例约为1:3 。铜版纸可分为:铜版纸、铜版纸、轻量铜版纸、抛光铜版纸等其他特种铜版纸 。
1.包装纸 。包括白卡纸、白卡纸、牛皮纸、瓦楞纸、箱卡纸、茶卡纸、羊皮、鸡皮纸、卷烟纸、硅油纸、纸杯(袋)原纸、铜版纸、玻璃纸、防油防潮纸、亮光纸、铝箔纸、商标、标签纸、水果袋纸、黑卡纸、黑卡纸 。
2.打印纸 。包括铜版纸、留言纸、轻质铜版纸、轻质纸、胶版纸、抄写纸、圣经纸、书籍纸、多立克纸、米色多立克纸和象牙色多立克纸 。
3.工业用纸(主要指为复印和包装而加工的特种纸) 。包括离型纸、复写纸、绝缘纸、滤纸、试纸、电容器纸、压力纸、无尘纸、浸渍纸、砂纸、防锈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