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评估的概念 知识产权评估( 二 )



要素
知识产权评估需要考察的主要要素是:权利人的适格性:在收集和评估知识产权正反证据时 。
知识产权的分类
商标权、商誉、企业名称、专利权、专有技术、销售网络、版权(著作权)、软件、网站域名、企业家价值、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经营权、资源资产等 。
评估形势
根据《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知识产权占有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知识产权资产评估 。
(一)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以知识产权资产作为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二)知识产权质押,市场未参考价格,质权人要求评估的;
(三)行政单位拍卖、转让或者置换知识产权的;
(四)国有事业单位改制、合并、分立、清算、投资、转让、置换、拍卖涉及知识产权的;
(五)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合并、分立、清算、投资、转让、置换、拍卖、偿还债务涉及知识产权的;
(6)国有企业收购、置换非国有单位知识产权,或者接受非国有单位知识产权投资;
(七)国有企业许可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使用知识产权,且市场上没有参考价格的;
(八)确定涉及知识产权的诉讼价值,并经人民法院、仲裁机关或者当事人要求评估的;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事项 。
非国有单位的合并、分立、清算、投资、转让、置换、偿还债务等经济活动涉及知识产权的,可以参照国有企业进行资产评估 。[2]
评估基础
知识产权评价主要包括商标权评价、专利权评价、著作权评价、软件著作权评价等评价项目 。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评估项目,知识产权评估的依据是确定科学合理评估价值的重要保障 。
(一)知识产权评价的行为基础
知识产权评估的评估行为依据,决定了知识产权评估行为的开始 。委托方与被委托方签订的资产评估业务委托协议是启动知识产权评估业务的行为依据 。
(二)知识产权评估的法律依据
为了规范无形资产评估,特别是知识产权评估,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评估标准、指导意见等政策法规 。正是因为这些政策法规的颁布,为我国知识产权评估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
国务院1991年第91号令《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1992]36号文件《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资办〔1996〕23号《关于资产评估操作规范的意见(试行)》;
财政部财行〔1999〕91号《关于印发资产评估报告基本内容和格式暂行规定的通知》;
2008年发布的《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
中国评估协会于2011年7月1日实施的《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
中国评估协会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中国评估协会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资产评估准则——中国资产评估协会2007年发布的基本准则;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
(三)知识产权评价的产权基础
知识产权评估的评估对象要求产权清晰,这关系到知识产权评估报告的法律权威 。知识产权评估的产权依据一般是产权人享有的商标权证书、专利权证书、软件著作权证书和著作权证书 。
(4)价格选择的依据和参考依据
知识产权评估过程中的定价依据和参考依据一般为委托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委托方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市场信息和评估师收集的其他信息 。[3]
业务流程
一、签订知识产权评估项目:评估前,客户需与公司签订知识产权评估委托协议,就知识产权评估报告的范围、目的、评估基准日、费用、交付时间等达成一致,正式签订知识产权评估协议,并提前支付50%的知识产权评估费用,共同监督实施 。
2.建立知识产权评估项目组:根据评估项目的规模、难度和构成,由行业专家、评估专家和经济、法律、技术、社会、会计等专业人士组成项目评估组 。将实行项目评审,项目组将实行专家负责制 。
三.委托单位按要求提供评估材料和项目负责人实地调查核实情况:委托单位提供委托评估的知识产权相关资料,我单位项目经理对提供的资料进行初步审查 。项目组将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查了解企业的发展变化、经济效益、市场前景、技术生命周期、设备技术、经济状况,查看各种法律文件和会计报表,听取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的汇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