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养活了30万当地人 假发工厂( 二 )


“伤筋动骨”的巨变
早在2014年,丽贝卡就在阿里巴巴的国际站、全球速卖通等平台开店 。但当时对于品牌来说,电商只是一个销售库存的渠道 。直到在海外市场受到电商的冲击,丽贝卡才开始重新审视电商 。
自2017年以来,丽贝卡在电商领域投入巨资,不仅加强了品牌在全球速卖通等平台的运营,还在亚马逊、Wish等海外电商平台开店 。该品牌负责人郑今年年初表示:“2019年,丽贝卡希望电商销售额突破1亿元 。”

丽贝卡跨境电子商务部门经理颜路表示,电子商务最明显的好处是拉近了品牌和消费者的距离 。过去,为了了解市场需求,丽贝卡需要派出3-5人的团队,在美国等海外市场“蹲点”2个月,走访发廊、实体店等200多个销售场所 。无论研究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如何,研究团队都会将相关数据反馈给R&D部门,由该部门进行研发、组织生产,再通过层层代理来到消费者身边 。研究团队发现的“趋势”已经过去很久了 。
但是通过电子商务,这个周期被大大缩短了 。大数据更好地反映了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海外仓模式将过去3-6个月的发货周期缩短到3-7天,海外消费者可以第一时间买到自己喜欢的时尚发型 。
然而,陈丽指出,将传统制造业转变为电子商务并不那么容易 。在传统的代工模式下,当大订单来临时,企业会花3个月的时间进行集约化生产,然后发货 。但在电商模式下,“柔性制造”变得日常化——客户下单数量变得很少,但要求一周内收到货 。陈丽说,为了适应这种全新的生产模式,瑞美花了整整1-2年的时间,从生产线到仓库,做了很大的改变 。
2016年,瑞美在全球速卖通开了一家店 。2019年第一季度,瑞美在线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 。对于占出口80%-90%的瑞美来说,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
曾经,北美是丽贝卡的主要市场 。但现在,北美市场退居二线,仅占公司总营收的28%(2017年数据);相反,非洲市场反击,占45.41%份额,成为瑞贝卡第一个海外市场 。过去,瑞贝卡主要通过在非洲设立子公司和工厂来布局非洲市场,“本地生产,本地销售” 。然而如今,非洲消费者对更贵的真头发产品越来越感兴趣,瑞贝卡也在思考如何通过跨境电商更好地渗透当地高端市场 。
目前在许昌,诞生了一批以跨境电商为主要销售方式的企业,阿里明珠就是其中之一 。80后的创始人华坤龙,曾经是当地一家假发厂的工人 。凭借年轻人对电子商务的天然“亲近”,阿里明珠早在2013年就在全球速卖通等平台开店 。如今,其跨境电商的规模是每年几千万美元 。曾经,华坤龙的工资只有500元/月,但现在,他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财务自由” 。

不少假发品牌也提到,国内市场的崛起也是这个行业未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相比国外的“刚需”,国内的假发消费者大多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人,所以更愿意花大价钱买假发 。从客户单价来看,瑞贝卡国内平均消费高达3500元,高于海外市场 。
为了争夺更有购买力的国内买家,除了在网上开店,很多假发品牌也开始试水电公司 。然而,对于他们来说,如何适应电商的营销博弈,如何从“代工”“外贸”的模式向品牌化运营转变,都是新的挑战 。
张希和认为,只要产品能有市场,能赚钱,招聘和头发收集的问题就能解决 。曾经是化学教授的她特别提到,她想通过投入研发,推出一种可以和人发媲美的人造材料 。到那时,“头发很难收集”将不再是一个问题 。

中国纺织品在非洲横行,“假发黑金”在当地赚大钱,酋长们想加入!
中国的化纤假发占世界出口的80%,还有非洲的代理商、发型师等 。,都靠卖中国假发成了百万富翁 。现在,“造富”的新机遇摆在非洲人民面前 。
作为开拓非洲市场的“先遣部队”的一员,张惠婷仍然记得上世纪90年代来自中国的假发是多么受欢迎 。
当时,这艘载着假发的船刚刚抵达尼日利亚港口,那里有大量当地人聚集在一个黑暗的地方 。卸货之初,为了防止其他人争抢,有的人坐在集装箱上,更多的人为货物而战——胜者带着货物凯旋而归;窝囊废,抹抹脸上的鼻血,悻悻离开 。
这些在港口“混战”的尼日利亚人成了最初的中国假发代理商 。只是在当地黑色大辫子的市场上,各种形状、五颜六色、高质量的中国假发一上市就成了大爆炸 。因此,这些经纪人赚了很多钱,其中许多人成为当地数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