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二 )


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当海浪接触海岸的时候,组成海啸的成分就不止有海水这么简单了 。我们以同样具有破坏性的龙卷风来比较,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根据动能公式我们可以简单的推算出, 。
而相同条件下,海水的速度仅需20km每小时产生的动能就能超过这次龙卷风灾害,可海啸是每小时行进600km的怪物,这其中产生的巨大的能量,足够轻易的把海岸周围的混凝土、钢筋、汽车之类的卷入海水中 。

此时的海水就像一个巨型搅拌机,钢筋在其中碎成无数的小刀片,人在这里面真的等于在被千刀万剐 。
当然如果不想这么复杂,当海浪打到岸上的时候,虽然受到阻碍,很大一部分动能会被抵消到,但这时的速度也依旧有接近40km每小时 。2011年的日本海啸,上岸时摧毁了行进路途中的房屋、车辆、轮船,而这样的海啸,袭来时浪高也没超过30米,你可以想象,当你真的遭遇到50米高的海啸,都不说在海水里游泳,你甚至还未做出扎进海里的动作,就被海水组成的巨大的能量墙给拍死了 。

具有欺骗性的海啸很多人其实也明白海啸的危险性,也知道不能跳进水里,可真正遇到海啸时还是会慌 。
这是因为海啸有两个特性,一是海啸来临时,潮汐会突然反常地涨落,二是海啸来的速度太过于迅速 。有些人就是因为突然潮退,感到好奇而去海岸边观察,结果被卷入巨大的海浪中,成了海啸灾难的牺牲者 。
在面对速度快、体量大的海啸的时候,一些沿海国家并不能第一时间就精准地捕捉到海啸的动态并作出预警 。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印尼,就是因为错把海啸当做了正常的潮汐,这才让这场印尼海啸造成了如此严重的损失 。

“快”则是海啸破坏杀伤力强的主要原因 。“快”首先是让袭来的海浪具有超大动能,它本身就极具破坏力 。更要命的是,“快”让人无法防备 。
2004年的印尼海啸为何会让二十多万人丧生?根据那场灾难的幸存者说,当时海啸刚袭来的时候,水面只有仅仅30几厘米,可人们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短短十几秒的时间,浪高就从30几厘米涨到了十多米,瞬间就把一切都淹没了 。

遇海啸时正确的逃生方法遇到海啸时,能够逃生的最正确的方法,就是立马离开沿海地区,往陆地上跑 。
海浪在受到海岸,建筑的阻挡过后,势能会越来越弱,真正打到你逃的地方的时候,它的威力已经不是那么惊人了,总之逃的越远越安全 。
在收到海啸警报后,要第一时间逃离 。日本在海啸预警这方面做得不错 。从 2004 年起,日本气象厅推出了一套据称是世界一流的“紧急地震速报”系统,日本生产的手机全部装有这套系统,一旦发生地震,该系统将在第一时间向所有人发送警报短信和避险信息,可以第一时间引导民众到就近的应急场所避难 。

日本人在应对这类在灾难面前,有第一无二的经验和心理素质 。毕竟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但正是这种所谓的经验反而害了他们 。2011年日本海啸来的前几个小时,日本气象局已经发出过海啸警报,可是沿海的居民却有条不紊地开着车撤离 。
汽车在路上堵着,车上的人们也不急,有说有笑地享受着这车程,仿佛是在郊游一般,完全没有灾难要来的紧张感 。最终,海浪袭来,很多人就被淹死在车里,反倒是徒步离开的人活了下来 。
事实证明,在神秘,变幻无常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根本不可能做到运筹帷幄的 。
在没有受到海啸警报时,要警惕海洋的变化 。

实际上,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不像日本那样能够在第一时间检测到海啸来袭,那么,在海边的你们就一定要注意海洋变化 。
海啸来之前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现象,例如,海平面会明显的下降,或者会有巨浪袭来 。当海平面下降时,会有很多海洋生物搁浅在浅海滩,如果这时候不是潮落的时候,千万不要去靠近海滩!这是很有可能是大自然的天然预警 。
最后,一定要随身携带一个装有饮用水,药品的小型急救包 。这个急救包不论在遭遇什么灾难时,都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

遭遇海啸时不幸落水该怎么办?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很了解遭遇到海啸时该怎么逃生了,但是,如果你运气不是很好,还是被卷入了浪潮中,这时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是像04年那场印尼海啸一样规模巨大的海啸的话,你落入水中基本是不可能活下来了,可是,如果这个海啸的规模比较小的话,用正确的方法,哪怕落入水中,你也有很大概率活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