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是个怎样的人? 薛宝钗的性格特点( 二 )


有人说薛宝钗是“大盗 , 而非大盗” , 怕“伯”是指她对封建道德的忠贞不渝和贯彻执行;因为这种道德本身就是虚伪的 。她得到贾家的放心 , 最后被选为宝玉的妻子 , 主要是她性格和环境的自然结果 , 不应简单地看作是她或薛姨妈勾心斗角的胜利 。认为薛宝钗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系统地争夺宝玉的观点 , 与书中的描述并不相符 , 也缩小了这个人物的思想意义 。
事实上 , 她的性格并不奸诈 , 也不总是处处诡计多端 , 但她是按照封建正统思想去做的 , 而且她是如此的浑然不觉 。那是如鱼得水 。人们从她身上看到的虚伪 , 是封建道德虚伪的体现 。薛宝钗的心机与冯的口是心非大相径庭 。
薛宝钗性格的复杂和丰富也体现在她的一些美好的人物形象上 。
比如她善解人意 , 公平 , 有爱心 , 善解人意 , 乐于助人 。有一次 , 袭人想求湘云给她做点针线活 。宝钗知道后 , 立即向她解释史湘云“在家根本不是主人”、“干三夜”、“来了就累”的苦衷 。怪她“一时不够体贴” , 主动接过湘云要做的工作 。还有一次 , 湘云要开一个俱乐部请客 , 宝钗出资办了一个螃蟹宴 , 因为姑姑抱怨她的开销 。所以这位口无遮拦、慷慨大方的小姐 , 曾经由衷地称赞宝钗:“这些姐妹 , 没有一个比得上宝姐姐的 。可惜 , 我们不是狗娘养的——我有这样一个妹妹也没关系 , 哪怕我失去了父母 。”资助人林黛玉和家境贫寒的邢岫烟也给予了各种帮助 。即使是大观园的佣人 , 她也能体谅他们早起晚睡的情况 , 一年到头辛苦工作 , 为他们策划一点点额外的利润 。
作者的原始想法
作者在塑造薛宝钗的形象上 , 并不仅仅是写一个有名的国贼 , 一个全能的权力反派 。不是为了制造一个虚伪奸诈的“女曹操”;甚至不仅仅是塑造一个封建淑女的标准形象;但在薛宝钗这个形象中 , 寄托了作者复杂的感情和深厚的感情:她既赞美这个美丽姑娘的聪慧 , 又同情她不幸的悲剧命运;我也痛惜她奴隶般的封建礼教信仰 , 批判她“与时俱进”的哲学 。所以他要塑造的是一个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少女 , 却被封建礼教毒害甚至摧残 。正因为如此 , 作者对薛宝钗性格的探索并没有止步于此 , 而是用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了她性格中美好健康的因素与陈腐窒息的因素之间看似矛盾却又奇妙的统一 。这是薛宝钗典型形象的根本特征 。
作者越是深刻而充分地表现这一根本特征 , 就越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这个女孩精神的毒害和破坏 , 就越是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论批判封建社会的深刻性 , 这个形象不比贾宝玉和林黛玉差 , 只不过前者的毁灭是叛逆者的悲剧 , 后者的毁灭是烈士的悲剧 。但是 , 他们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薛宝钗的悲剧虽然不值得同情 , 但其批判意义是非常深刻的 。
曹雪芹杰出的洞察力在这里表现出来 , 作者在塑造薛宝钗形象上的别出心裁也在这里表现出来 。只有从这个根本特征出发 , 才能真正理解这两个艺术形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