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投稿需知道的四点常识 文学刊物投稿( 二 )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认真对待,不想多看一眼稿子,你凭什么指望别人认真对待,多看一眼?如果你是我,你肯定会有同样的感觉 。
第四,如何咨询稿件处理情况 。
我经常收到作者的来信,询问我作品的处理情况 。不是自然手写的信,大多是微信 。关心自己作品的命运无可厚非 。对于作品中存在的问题,编辑也愿意和作者交流 。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以我自己为例:我把稿子投给了哪个刊物或编辑,我几乎不问处理情况 。我会很自觉的等待 。期限是三个月 。如果在此期间没有收到留置通知,我会按照约定另行处理 。当然,对于我略有把握的稿子,我会多等一会儿 。
据我所知,三个月期限似乎是文学期刊不成文的规定 。事实上,几乎每个出版物的版权页上都有类似的解释 。作为编辑,如果我的稿件在终审后被保留,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作者,告诉他不要再投稿了 。
这种要求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文学期刊的出版周期比较长,要么是月刊,要么是双月刊;二是投稿量大 。虽然我国的纯文学刊物不在少数,但是面对庞大的写作群体,僧多粥少还是太多了 。因此,不难推测,出版物的声誉越好,投稿者就越多,尤其是著名的 。三、编辑加工稿件,除了非常重要或急需的作品,一般会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不会优先加工 。而很多作者,对此一无所知,在给你稿件三五天后就迫不及待地询问稿件的处理情况——甚至在周末或晚上频繁发微信或打电话咨询,这就有些无语了 。
也许在很多作者的想象中,编辑工作是很悠闲的,只是在工作时捧着一杯茶 。但这只是理所当然的事 。熟悉文学期刊工作流程的人可能知道,文学月刊的编辑每个月手里都拿着三篇稿子,就像流水线上工作的女工一样,忙得不亦乐乎 。审核、编辑、校对(加上送审前的校对,一共四校),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 。而且每个环节都很烧脑 。另外,每个编辑每天都要面对很多作者和作品,精力确实有限 。
所以作为一个作家,还是多点耐心,遵守一种必要的契约精神比较好 。毕竟,没有任何出版物是只针对某个作者的 。如果遵循谁咨询我就先看稿子的原则,那就不公平了 。就像很多作家说的,一部作品一旦完成,就有了自己的命运和归属 。我们把新修改的作品放出来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开始写另一部作品了 。这不是很棒吗?
连续写作才是一个作家的正确状态 。
作者:巴黎隐士,第一部《共和国2017》
来自微信号:雨花杂志
巴黎隐士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向训,发表散文四篇 。现在他住在江南,在一家出版社工作 。
新期刊目录
阅读编辑器
郗鉴候鸟的勇敢
出自《候鸟的勇敢》,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 。
阅读强度
国王屋顶上的下士 。
选自《人民文学》2018年第8期
王祥夫镜报
来自红豆2018年第9期
竹山坡丹镇电影院二题
选自《荷花》2018年第5期、《广西文学》2018年第6期
黄梅给猫留了门 。
选自《中国作家》2018年第7期
金济东志
从2018年10月第5期开始
朱婧的狗要去安徽 。
选自《雨花》2018年第7期
深度对话
周晓峰、李秀文和张莉对心灵和世界的尊重
来自天涯2018年第3期
阅读每个人
严文生:一个“不完整的整体”
选自《作家》2018年第3期
作家年谱
龚曙光是一只猫的爸爸 。
选自《疯长的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7月版 。
【新手投稿需知道的四点常识 文学刊物投稿】作家行走
李淳珍博物馆
选自《读书》2018年第4期
敏锐的阅读
于静茹,表妹安娜 。
选自中山2018年第4期
阅读潮
文岁移门、树屋和飞机
选自《小说世界》2018年第4期
阅读的八个方向
(美国)倪的孩子去哪里了?
选自《夏天与西伯利亚》,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年7月版 。
《中国文学选》2018年第10期,10月1日出版 。
2019年将推出订阅,本刊将扩容 。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