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的解析 意思是什么意思( 二 )


●“理论”理论:概念是由其在“理论”(即信仰体系)中的作用决定的 。例如 , “羽毛”的含义取决于我们对鸟类的了解 , 包括它们保护身体和飞行的功能 。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内涵式”的方案 , 但这里的概念特征体现在信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上 , 同一概念中的例子未必各方面都相似 。
【意思的解析 意思是什么意思】正如心理学中常见的那样 , 这些理论中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证据 , 心理学家们还没有就如何确定概念的含义达成共识 。
作为智力理论的一部分 , 参考文献[2]给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模型 , 目前称为“纳特模型” 。这个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把经验形成的广义关系作为概念的意义 。如果A的概念被B的概念“泛化” , 通常可以表述为“A是B的一种” , 如“黄鹂是鸟的一种” 。在这个关系中 , 主语“黄鹂”揭示了谓语“鸟”的部分外延(例) , 而谓语“鸟”也揭示了主语“黄鹂”的部分内涵(特征) , 所以在这个模型中 , 外延和内涵是广义关系的两个方面 。这种关系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 , 即一个“是一种”关系中的谓语可以同时是另一个“是一种”关系中的主语 , 如“鸟是一种动物” 。这样就可以单独用这种关系构建一个概念层次结构 , 其中“高层”的概念更抽象(外延更大 , 内涵更小) , 而“低层”的概念更具体(外延更小 , 内涵更大) 。
在一般关系中 , 主语和谓语可以是由其他项组成的“复合项” 。比如《乌鸦是黑鸟》中 , 谓项“黑鸟”由“黑”和“鸟”组成 。在复合术语的帮助下 , 其他概念关系可以被改写成具有相同含义的广义关系 。比如“唐僧与孙武空是师徒”可以改写为“唐僧是孙武空的师父”“孙武空是唐僧的徒弟” 。在这里 , “孙武空”的师傅和“唐僧的徒弟”是复合物品 。
以上例子虽然都是中文 , 但其中表达的关系是概念之间的关系 , 而不是词语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项”是系统中概念的标识 , 不依赖于特定的自然语言 。比如“乌鸦是黑鸟”在系统中实际上可能表示为“t1978 → t135” 。当然 , 自然语言中的词也有相应的概念 。例如 , 系统中可以有“乌鸦是名词”、“乌鸦由两个词组成”等概念关系 , 但这里的“乌鸦”和前面例子中的“乌鸦”指的是不同的概念 。为了简单起见 , 我们称“乌鸦”为“词项” , 因为它指向一种语言中的词 , 所以它可以用于系统之间的通信 。相反 , “t1978”是一个“内部项目” , 因为它们只能在一个系统内使用 。术语通常用来表示内部项目 , 如“‘乌鸦’表示t1978” , 但表达关系是多对多 , 即不同的术语可以表示同一内部项目 , 同一术语也可以表示不同的内部项目 。
不是所有的内部项目都可以用自然语言直接表达 。事实上 , 我们经常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想法 。即使是那些与系统体验直接相关的概念 , 也不一定有对应的词汇 , 尤其是其中一些概括了具体的感知模式(如“红”、“黑”) , 还有一些与具体的操作或动作(如“推”、“敲”)相关 。在这些概念中 , 上述广义关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 尽管它的外延或内涵包括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的感知和操作成分 。下图简要展示了一些内部项(以T开头)、词项(中英文)和感知项(图片)之间的概括和表达关系 。
综上所述 , 一个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关系(或者它所识别的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关系)体现在它的外延(它所概括的那些项目)和内涵(概括它的那些项目)上 , 它的总和就构成了此时此刻这个项目(或者它所识别的概念)对这个系统的意义 。如果是一个词项 , 那么它的外延和内涵就是这个词的意义 。
虽然Nath的模型不排除系统可能有“先天”的概念和信念 , 但概念的意义仍然主要来自经验 。如果一个系统没有“苹果”的经验 , 那么这个词对它来说完全没有意义 。在得知“苹果是一种水果”后 , 这个词和相应的概念开始有了意义 , 包括“它是一种水果”和通过推理从它衍生出来的信念 , 如“它是一种植物”和“它可以吃” 。随着人们对“苹果”的了解越来越多 , 它的意义可能还包括它的形状、颜色、味道、手感等等 , 以至于它的栽培技术甚至它与一些历史人物的关系 。简而言之 , “苹果”的意义是系统经验的总和 , 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言语表达和知觉运动 , 表现为以“苹果”为主项或谓语的一组广义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