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一共多少学生 聊城大学校门( 二 )


校园公告栏
报纸专栏
诊所前面是报纸专栏,也在我们宿舍楼旁边 。有时候,还没到餐厅吃饭的时间,我就在报纸专栏前看一会儿报纸 。报纸专栏大约有一二十种报纸 。我更喜欢看《文汇报》、《中国青年报》和《21世纪英文报》 。现在报纸专栏里有《21世纪英文报》,还是和八年前一样的位置 。
西校区体育场
西校区体育场
如果不是体育课,我很少在体育场闲逛,部分原因是小时候不喜欢运动 。体育场有两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是体育课考了男子1800米和女子1200米长跑,跑了几次下来 。尽管有同班女生的欢呼和喝彩,但我几乎累得分不清东西南北,不会因为女生的欢呼而变得更好 。另一个场景是毕业生离校前在体育场举办的招聘会 。很多鞋子甚至在人山人海中被挤了出来 。可能当时比较简单,就像去市场买东西一样 。我以为我总能挑到我满意的 。直到我从学校出来我才知道 。所谓的招聘会,就是学校在招生人员和学生之间玩一个游戏,游戏结束后,我就回家了 。
不仅有学生在体育场锻炼,还有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晒被子 。只要在大学学过的同学大概都会看到这一点,我就不赘述了 。
林峰
林峰
就因为有几棵梧桐树,它才有了这样一个优雅的名字 。据说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也是几个校园文艺社团举办活动的地方 。但是我们在这里经常看到的是校园情侣相爱的场景 。在这样的氛围下,除非老和尚真的有念经的决心,否则他永远无法安静地学习 。
五四广场
星月广场
五四广场星月广场
大学里的周末晚上特别热闹,尤其是夏天,广场上挤满了人 。五四广场和星月广场是大学生经常举行文化活动的地方 。在这里,你会看到许多年轻人在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青春和激情 。
紫藤走廊
紫藤走廊
现在还不是紫藤开花的季节 。紫藤花开的时候,远远就能闻到紫藤花浓郁的香味 。每天晚上,这条走廊两边的石凳上都摆满了爱的身影 。
西校区仙林湖,原名南湖 。
仙林湖
当时,这个湖也被称为南湖 。与东校区的东湖相比,南湖真的太小了,但却建造得精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处处诗情画意 。后来,嵇老去世后,为了纪念这位曾经是讲功名校长的文学大师,南湖改名为仙林湖,并放置了嵇老的雕塑雕像,使曾经诗情画意的南湖更加文艺 。
西校区仙林湖旁的王庭
王庭
仙林湖北侧高高升起的土堆看起来像一座小山 。我觉得大概是当年挖南湖的时候堆的 。没人问过它是从哪里来的 。山上有一个亭子 。我从来不知道它的名字,我也从来没有去过那个亭子 。既然我们在山顶,我们可以称它为了望亭 。平白无故,去年去商丘师范学院的时候,看到学校后面的大土堆,挺大的一个山头,不过和聊天大山头差不多 。
这个季节看不到绿竹 。
竹林
竹林里只有一片竹子,在西方学校里并不显眼,但竹林旁边高大的了望塔特别醒目 。其实那些年我一直以为是烟囱,因为了望塔旁边有一个很大的卫生间,所以这样猜测也不是没有道理 。与竹林和了望塔相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竹林前的广场 。起初,我和高伟把武术作为选修课,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早就忘记了武术老师的样子 。好像有点像菏泽学院上健美操课的老师 。相似还有一个原因 。我选修的健美操课和武术课除了我几乎都是女生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相当相似 。
宿舍
所有男生宿舍楼都是紫藤公寓,因为紫藤走廊就在这栋宿舍楼中间 。
我第一年住的宿舍楼 。记得刚开始聊天的时候,我们宿舍安排在七楼,我睡上铺,宿舍顶楼在我头上 。
【聊城大学一共多少学生 聊城大学校门】
宿舍楼第二年 。
当时很怀念和同学在宿舍玩的场景 。菏泽帮和滨州帮交手,用的是聊大的规则 。
女生宿舍楼
女生宿舍前的银杏树
这个宿舍楼我很熟悉,因为我们班的女生都住在里面,每次开学和放假都会成为她们的搬运工,帮她们搬东西里里外外,平时经常要在楼下等很久 。
致远大厦
行知大厦
行知大厦致远大厦
说起行知楼和致远楼,很多人可能会有一种陌生感 。让我们称他们为10号楼和11号楼更友好 。10号楼是辽大计算机学院的教学楼,但是我们升到这个班的学生一直在11号楼上课,感觉被歧视了 。毕业照大学是在10号楼前的广场上拍摄的,所以每当看到毕业照,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对11号楼更亲切 。除了在11号楼上课,一年一度的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都在11号楼举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