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央视名嘴白岩松的“人生书单” 白岩松写的书( 二 )


“《朦胧诗选》就是这样深深地改变了我 , 在《朦胧诗选》当中我找到了自己的语言 , 开始独立 。”
20-30岁:《曾国藩》
似乎在一夜之间 , 80、9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 。先是怀旧 。他们唱着“老男孩” , 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 , 怀念看过的连环画 , 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 。再是叹老 。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 , 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心好累 , 感觉不会再爱了”……
白岩松说:“每一代的青春都不容易 , 不要把自己的青春搞得那么矫情 。每个人的20岁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青春沼泽地 , 我明白青春时期的人难免会有一些矫情 , 但需要自己走出去 。再说 , 现在的年轻人可以通过网络去寻求倾诉 , 比我们那时候好多了!”
那么白岩松的青春时代又是怎样的呢?90年代中期 , 20多岁的白岩松走进《东方时空》 , 成为了《东方之子》主持人 。回忆起年纪轻轻便负起重任的感觉 , 白岩松说:“我知道在自己的生命历程里当然是没有这样的底气的 , 因此要不断去学 。阅读在帮助我 , 其中有一套厚厚的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唐浩明的《曾国藩》 。”
唐浩明研究曾国藩家书多年 , 最后锤炼成了这部书 。白岩松刚加入《东方之子》节目组时 , 一直读的也是这部书 。“最初的阅读非常快 , 因为书太好了 , 当快要读完的时候我恋恋不舍 。我永远记得那一个秋日的下午 , 在我租来的地下室里头 , 墙上斑驳的光影一寸寸移动 , 这本书我也一页页地看完了 , 每个喜欢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概念 , 当你真的喜欢一本书 , 并且被深深地打动 , 告别是一件依依不舍的事情 , 但是终究要告别 。”
“在《曾国藩》这套书里头我看到了最复杂的人性 , 有让我尊敬的曾国藩 , 有让我气愤的曾国藩 , 有在文化上非常大家的曾国藩 , 也有钻进了牛角尖的曾国藩 , 在一个人的身上人性竟然如此复杂 , 让我对人 , 对人性开始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
当年轻的白岩松合上最后一页时 , 他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 他逐渐感悟到应该回归内心 , 不以简单的对错、输赢去看待世界 , 也更有勇气去面对新的挑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