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话不应该和小朋友说?( 三 )



有什么话不应该和小朋友说?

文章插图


必要的时候可以带孩子暂时离开一会 , 先照顾孩子的情绪 , 事后再跟亲友沟通 。 只要家长得体的处理 , 可以做到既保护了孩子又不会得罪亲友 , 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 宁可得罪亲友 , 也不能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 。

对于大一点可以表达的孩子 , 可以教会孩子怎么面对别人的“逗” 。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 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 周周从小到大经历过不少亲友们的“逗” , 小的时候我替她说出她被逗时的不舒服、不安等感受 , 会表达后我便鼓励她自己说出感受 , 鼓励她勇敢地拒绝别人逗她 。 为了让她敢于大胆拒绝别人的逗 , 我还和她进行演练 。 我扮演逗她的大人 , 她扮演被逗的小孩 , 我记得一些有趣的对话是这样的:

我:叫我阿姨 , 我给你吃糖 。
周周:我不吃你的糖 。
我:真的不吃吗?你不吃我就给晓晓吃了哦!
周周:给她吧 , 我不稀罕 。
我:踢你爸爸一脚 , 我带你去游乐场玩 。
周周:踢人是不好的行为 , 我不会踢的 。
我:可是你不想去游乐场玩吗?
周周:我不喜欢你这样逗我 。

晓晓那个案例 , 我也用演练的方式帮她消除阴影 。 起初 , 晓晓对姨妈说的“妈妈只爱弟弟 , 不爱你了”深信不疑 , 我和家人演示了一遍当时的场景 , 我扮演晓晓 , 家人扮演姨妈:
家人:晓晓 , 你妈妈有了弟弟 , 今后只爱你弟弟 , 不爱你了!
我:你骗人 , 我妈妈一直都很爱我 。
家人:是真的 , 你妈妈有了弟弟后就只去照顾你弟弟 , 没时间照顾你了 。 这不是说明她不爱你了吗?(大多数老大就是因为这一点而担心妈妈不爱她了 , 在此我设计了这句话 , 打消孩子的疑虑)
我:那是因为弟弟太小 , 不会照顾自己 。
家人:你妈妈亲口跟我说 , 她不爱你了 。
我(大声):请不要逗我 , 我不喜欢你这样逗我 。

我们演示的时候 , 晓晓看得非常认真 , 眼里有泪光闪烁 。 接下来 , 我邀请晓晓一起演练 , 我扮演姨妈 , 她扮演她自己 。 在演练过程中 , 她居然咯咯的笑了 , 反复要玩“这个游戏” , 我知道她已经相信姨妈是骗她的 , 并觉得这种“逗”很可笑 , 她对这个事释怀了 。

孩子始终不是活在真空中 , 总是要面对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的 , 所以遇到别人逗孩子并非完全是坏事 , 家长处理得当 , 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 这个过程中 , 家长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 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 勇敢地拒绝别人“逗”他 , 孩子的内心力量便会慢慢增强 , 这就是好事 。 如果家长能够理性而得体的处理“逗”孩子的问题 , 孩子会潜移默化的效仿家长 , 学习如何应对自己不喜欢的场景 , 学习如何为人处世 , 这不是生动的一课吗?
作者:上官小虾
【有什么话不应该和小朋友说?】 来源:知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