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选对方式 。
第一种方式:写信 。
这种方式可以给写信人更多组织和修改的时间,给收信人更多思考的时间,而且免受身体攻击之险,因此比较安全 。
书信表达要涵括四方面:
(1)这就是当年你对我做的;
(2)这就是我当时的感觉;
(3)它就是这样影响了我的生活;
(4)这是我目前对你的要求 。
这一基本结构包括了你想表达的一切,能够防止你采取的对峙行为变得零散、无效 。
注意一定要给每一位父母单独写信,即使有些问题是相同的,你同父母双方的关系以及你对他们的感情还是不一样的 。
小时候觉得对父母很失望很生气的时候,就会选择写信,不管是冲动的,还是冷静的,是抱怨的,还是嘲讽的,只要把心里的不满宣泄出来,负面情绪就去了一半,而大多数父母是会认真对待孩子写给自己的信的,这个时候就是绝佳的沟通机会 。
第二种方式:面对面对峙 。
面对面的对峙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但筹划要求高,要将台词谙熟于心,选定地点也很关键 。 对已离世的父母,可以采取在墓前读信或请为支持你康复而自愿充当你父母的某人宣读你的信 。
开始前定好规矩:给充足时间听完,不反驳,不打断;对峙中时刻应对父母的反应 。
切记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反应,而是你如何应对,应当提前准备并预见到最为糟糕的情景 。
小编的亲身经历是,在一次和母亲的小矛盾中,我吐露出多年以来心中种种对她的怨恨和不满,话说的不轻,但是都是多年以来心里一直所想却怕说出来伤害母女感情的话,最后,不管母亲心里是否认同,她对我说了“妈妈跟你说对不起”,那一刻起,觉得一切都释然了,原来多年以来只是希望听到她亲口跟我道歉 。

文章插图
父母可能的反应&你该如何应对?
无论即将是一场平静的对峙,还是爆炸性的对峙,你可能都希望了解父母对于对峙的一些典型反应,以及你的一些关键性应对:
- “根本没有这种事儿 。 ”by回避自己无能和焦虑感的父母
你的应答:“不能仅仅因为你不记得了就意味着没有发生过 。 ”
- “这是你的错 。 ” by不会为自己的摧残性行为承担责任的父母
你的应答:“你可以将这算作我的过错,但我不能接受你在我小时候对我做的事情 。 ”
- “我说了我很遗憾 。 ”by敷衍的父母
你的应答:“我感谢你做出的道歉,但这仅仅是开始 。 假如你真的遗憾,就应当在我需要你的时候帮助我,同我一起完成治疗,结成更美好的父母与儿女间的关系 。 ”
- “我们当时尽了最大努力 。 ” by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父母
你的应答:“我知道你不容易,也相信你不是有意伤害我的,但是我需要你明白,你处理自己问题的方式确实伤害了我 。 ”
- “看看我们为你做的 。 ”by回避正视自身行为的父母
你的应答:“对这些我十分感激,但是它们并不能补偿那些殴打(责骂、暴力、侮辱、酗酒等)带来的伤害 。 ”
- “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 by希望对方感到内疚,从而促使其做出让步的父母
你的应答:“你感到不安让我很抱歉 。 我很遗憾你感到伤心,但在这一点上我不会放弃 。 我也伤心得太久了 。 ”
你的感觉:从刚结束的莫大欣慰逐渐转为可能的失望和焦躁 。 不要着急,对峙产生的全部和长远的益处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最终你将拥有稳步增强的健康自信的心态 。
如何面对父母的反应:
- 假如你的父母对你的痛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那么可以传递给他们平等地对待你、在既不批评也不攻击你的前提下与你交流的艺术 。
- 如果父母没有表现出改变与你关系的可能,最有益的做法是同他们保持接触,但期望值要显著降低 。
- 最后一种选择,就是为了自己的情感健康,干脆舍弃与父母的关系 。 但是在中国,这一点无异于不孝,萌芽希望每一个选择都是成年人做出的理性选择,走到这一步,对双方都是进一步伤害 。
- 揭开了压在往事之上的盖子,可能会让父母的感情变得脆弱甚至破裂 。 这时你应选择置身冲突之外,顺其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