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交互的未来 交互什么意思?( 二 )


接下来蒋文瀚归纳出了一些在实践中所总结到的机器人独有的一些UX特征 。 第一点是Movable , 机器人是具有主动性的 。 那么机器人如何懂才能符合用户的期望?如何动才能符合我们在目前已经既定的生活环境中更加灵巧的活动 。 这对于设计师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 第二件事情时Emotion , 如何通过设计让我们与机器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如何去设计机器人的表情与个性?第三个点是Learning , 如何让未来的机器人越来越动主动 , 会更加主动的像用户提供服务?如何让未来的机器人自我成长 , 成为更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 。
最后通过实际机器人案例向我们分享了和硕设计的思路 , 他们需要寻找到交集 , 市场和技术的交集 。 和硕设计通过对现有的机器人市场进行调研 , 定义出需要去进行深挖的市场 。 同时也对市面上一些机器人进行UX分析 , 从差异中了解如何去支持用户的期望 , 逐步推导出现有产品 。
人性化的数字沟通设计原则
来自Kika tech的设计总监Craig Kuo向我们带来了关于人性化的数字沟通设计原则 。 Kika是一家出海的输入法公司 , 主要以英文 , 葡萄牙语 , 西班牙语的国家为主 , 并且花了很多努力在引擎上面 。
什么是数字沟通的界面?人与人之间是资讯的传递与情感的表达 , 人与机器之间是意图操作与达成目的 , 而机器与机器则是协作完成任务 。 在沟通的所有过程中 , 不论是电脑到手机还是文字输入到语音输入 , 都是一个数字沟通的界面 。 在这个界面里面 , 会有越来越多的所谓的机器旅程 。 比如Google system可以帮你预约理发厅的某件事情 , 这件事情是假上市用户旅成地图里的某一段机器旅程 , 那么这段机器旅程应该怎么设计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
Craig从沟通交互原型、沟通设计原则和未来交互挑战为我们带来了他的分享 。 主要是我们如何不做好prototype?如何使用prototype与海外的用户做交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所拟定的一些设计原则和策略 , 如何去使用这些设计策略?怎么样坚持设计原则?以及最后设计师将要面临的多界面交互的挑战 , 场景下还有场景的挑战以及用户旅程里面还有机器旅程的挑战 。
“我们思考未来的交互结构 , 就是当机器人去开始理解人类这些意图的时候 , 能够去帮助我们人完成很多事情的同时 , 用户能够对于这一段机器旅程有所掌握 , 就会解决人与机器之间的信任关系 。 ”
主题演讲结束后 , 峰会进入了专家论坛环节 。 主持人朱斌首先代表大家向大家提问在这种人机交互方式日新月异的情况下 , 我们所沉积下来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 哪些是作为设计从业者应该去坚持的?而哪些是应当怀着拥抱的态度去接受的 。 各位主讲人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