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一致同意可以出去继续玩球 , 或者把球拿走 , 他们改天再玩 。
因为孩子们参与了解决方案的制定 , 当父母以后按照约定执行时 , 他们就会更合作 。
孩子们并不是只有遭受痛苦才能学习的 , 但是 , 当你执行逻辑后果时 , 与孩子是可以共情的 。
比如 , 孩子因为违反了逻辑后果的约定 , 在接受自己选择的后果时闷闷不乐 。
你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这很难熬 , 但你很快就可以再试一次了 。 ”
技巧在于 , 每次专注一个问题 。
要询问其他家庭成员的想法 , 当他们的想法不合适时 , 要使用有限制的选择 。
资料来源:正面管教A-Z 简?尼尔森 / 琳?洛特 / 斯蒂芬?格伦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
推荐阅读
- “笑气”真的会让你笑吗? 笑气是什么
- 琢怎么读(瘠怎么读)
- 刚跟女生认识怎么聊
- “无毒青春,健康人生”主题手抄报
- 隔代教养那些事,你到底要怎么破?
- “妈妈,我想跟你结婚!”:警惕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 谢贤赞张柏芝给机会“看孙子”,融洽相处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呵护
- “孩子出生三年内就离婚”真的是不可破除的魔咒?
- 为了孩子,所以我要跟你离婚
- 你是孩子的“敌人”还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