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跟你结婚!”:警惕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二 )


特别是 , 此时孩子之间的感情跟成年之后的感情还很不一样 , 此时的他们面对这种感情能够做到痛苦而坦然、深入而不纠葛、伤心而不自贬 。
所以儿童可以通过几个月来发展完成的事情 , 成人用10年或者一生可能都没有办法解决 。
婚姻敏感期处理不好 , 除了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之外 , 对妈妈(异性看护者)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
成年后的女性往往是根据自己爸爸的模型去找结婚对象 , 但在很多的家庭中 , 父女之间亲子关系是有偏差的 , 不是过分严厉就是过分溺爱 。 这就造成了 , 女孩最终找到的老公跟自己的爸爸或者说是理想中的爸爸 , 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 。 并且在日积月累的婚姻生活中会慢慢消磨了心中仅存的一点爱意 。
此时 , 孩子的出生给原本岌岌可危的婚姻关系带来了一线生机 。 在孩子出生后的最初几年 , 母子之间依恋关系是很容易建立的 , 可以通过哺乳 , 也可以通过24小时的陪护等等 。
更重要的是 , 孩子完全是一张白纸 , 他的品味喜好 , 会因为妈妈(异性看护人)耳濡目染的影响 , 和其高度重合 。 用不了多久 , 你就会发现你亲手带大的孩子和你越来越合拍 , 无话不谈 。
特别是当孩子进入婚姻敏感期后 , 对妈妈(异性看护人)的感情越来炙烈 , 且表达越来越频繁 , 会造成一种“他只属于我 , 他只爱我”的假象 。
如果自己不能分辨这种假象 , 或故意沉溺于这种假象并任其自由发展 , 等孩子进入青春期 , 甚至到结婚生子之后 , 妈妈会自然地认为媳妇(另一个女人)夺走了儿子对自己的爱 , 从而对媳妇各种看不顺眼 , 引发各种婆媳之间的矛盾 。
《贤者之爱》中 , 直巳在婚姻的敏感期就开始依恋的真由子 , 而真由子一直给他错误的回应和暗示 , 令他越陷越深 , 并最终完全受制于她沦为她复仇的工具 。 但另一方面 , 真由子也在这场关系里摆错了自己的位置 , 并渐渐迷失 , 对直巳产生真感情也是必然的事 。

“妈妈,我想跟你结婚!”:警惕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文章插图


正常的孩子在5岁之后就会度过婚姻敏感期 , 会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之间真正的关系 , 到了小学、中学阶段 , 他们对感情问题的看法就会理性、客观、包容 。 并且关注的对象也会逐渐从妈妈身上收回来 , 放到同龄的异性身上 。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于婚姻敏感期 , 也不必过于惊慌 。 此时的父母需要做的 , 就是帮助他们发现婚姻关系的本质和核心 。 即婚姻关系是彼此相爱的 , 互爱是结婚的基础 。 达不到彼此相爱 , 就可以重新选择 , 不会因爱而失去选择生活的能力 。
“妈妈,我想跟你结婚!”:警惕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文章插图

如果孩子想跟爸爸或妈妈结婚 , 那就告诉他 , “我已经有爱人啦!” 。 不过没关系 , 你还可以去找其他小姑娘啊!
儿童时期是一个纯粹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 , 能够顺利度过婚姻敏感期的孩子 , 就已经为他成年后的婚姻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

资料来源:
1、日剧《贤者之爱》
2、《捕捉儿童敏感期》 孙瑞雪 中国妇女出版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