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别让“过度喂养”害了孩子!( 二 )


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 英国婴儿超重和肥胖者众多 。 通过营养教育, 母乳喂养率提高, 宝宝添加固体食物的时间有所推迟, 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明显下降 。
2、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所有的孕妈咪和新妈妈们都要努力学习和了解正确喂养的重要性, 学会正确调制配方奶的方法, 避免过早为宝宝添加固体食物 。
婴儿时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尽量不要让奶瓶喂养时期过长, 爸爸妈妈要避免用食物去安慰、鼓励宝宝等 。

警惕!别让“过度喂养”害了孩子!

文章插图

0~6个月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个月龄以内宝宝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
按需喂奶, 每天喂奶6~8次以上 。
如果宝宝体重不能达到标准体重时, 需要增加母乳喂养次数 。
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 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 。 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等喂养宝宝 。 6~12个月每天保证600mL~800mL的奶量, 继续母乳喂养, 逐渐给宝宝补充一些非乳类食品, 首先添加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 。
6月龄时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 7~9月龄时可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 10~12月龄时, 大多数宝宝可逐渐转为以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 每天应安排有水果 。 制作辅食时应尽可能少糖、不放盐、不加调味品, 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
12~36个月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时期, 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相对较高, 对外界不良刺激的防御性能仍然较差, 需要特别关照安排宝宝的膳食 。
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他乳制品, 可继续给予母乳喂养直至2岁(24月龄), 或每日给予不少于相当于350mL液体奶的配方奶粉, 但是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或大豆蛋白粉等 。
给予强化了铁、维生素A等多种微量营养素的食品 。 因条件所限, 不能采用幼儿配方奶粉者, 可将液态奶稀释, 或与淀粉、蔗糖类食物调制, 喂给宝宝 。 适时增加细、软、烂的膳食, 种类不断丰富, 数量不断增加, 逐渐向食物多样性过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