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打尽中国优质科技公司 什么是科技基金?( 二 )


问4:关于景气度 , 您怎么看?
周楷宁:景气度属于发展空间的问题 , 对于成长期的行业 , 在行业发展初期 , 可能有一批公司成长比较快;而在成熟阶段 , 行业和其中公司的增长也会放缓 。
另外对于周期性大于成长性的行业 , 如果通过长期跟踪 , 能判断清楚景气度拐点 , 在周期底部进行投资 , 收益也会比较乐观 。
问5:您判断企业护城河深浅的标准是什么?
周楷宁:护城河从几个维度考量 , 首先是品牌 , 第二是网络效应 , 第三是高转换成本 , 第四是规模经济 。
比如说 , 重视用户体验的金山办公已经做成很好的口碑 , 如果不用微软Office , 绝大部分人可能会选择金山WPS 。
关于网络效应 , 比如我们都在微信上聊天 , 所有用户在同一个平台上 , 谁也离不开谁 。
高转换成本的特点是这个产品或服务占整个支出的比例特别小 , 又特别重要 , 同时又有学习成本 。
举个例子 , 一个大厨做菜 , 最主要的成本是食材 , 酱油在成本中占比不高 , 但对调味很关键 , 如果大厨习惯使用某一种酱油 , 一般不会轻易变更 。
软件行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 成本对客户来说不高 , 但对客户效率是极大的提升 , 如果又有一定的学习成本 , 只要企业或者产品不是惹得客户实在受不了 , 一般情况下都会沿用 。
关于规模经济 , 特别是对于重资产行业来讲 , 当规模大成本低时 , 竞争对手就越难以进入 。
其实护城河很深的表现就是别人知道你是怎么做的 , 但一段时间内就是打不败你 。
选公司本质上还是选美而不是选大小 。 市值大、公司规模大并不代表竞争优势 , 即使市占率高、产品好 , 但是如果护城河不深 , 长期看也可能掉队 。 有很多现在大家公认的好公司、大公司 , 过去也是从很小的公司成长起来的 。 做投研就像在海边拾贝壳 , 不一定局限于只翻市值大的公司 , 有机会的地方都可以翻一翻 。
问6:您如何理解安全边际?
周楷宁:安全边际实际上是一种风险补偿 。 投资追求的是大概率 , 但企业经营充满了不确定性 , 任何人无法百分之百判断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 , 即使是大概率 , 总会有偶然性事件发生 , 以更低的价格买 , 其实是对不确定性的风险补偿 。
安全边际的第一层是以相对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公司 。
其次 , 要在子行业方面适度分散 ,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 我自己的原则是不为了分散而分散 , 不关注持仓中股票的数量 , 更关注持仓的每只公司的质量 。
再次 , 避免投资平庸或者价值毁灭的公司 。 每一轮牛市下来 , 很多公司的股价跌幅在90%以上 , 其实这些公司是缺乏安全边际的 。
问7:怎样才能挖掘出符合您要求标准的好公司?
周楷宁:投资研究中 , 跟踪高频数据、力求紧密跟踪业绩和行业景气度变化很重要 , 把握一些不那么容易变化的因素同样重要 , 比如企业管理、护城河、中长期发展关键因素等 。 这些因素一般在半年、一年内不会发生剧烈变化 , 这也是深度研究的核心之一 , 如果能够得出超越市场一般认识的结论 , 就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
一是对行业未来3-5年发展的判断 。 首先要提炼出每个行业最核心的几个关键因素 , 然后要长期跟踪 , 自己有预判 , 再逐渐修正观点 。
二是任何行业都有竞争 , 从未来3-5年看 , 要判断清楚哪些公司会赢、为什么能赢 。
【一网打尽中国优质科技公司 什么是科技基金?】三是要想明白投资的原因和风险 , 如果未来风险暴露的时候如何应对 。
问8:如何判断买点和卖点?
周楷宁:首先 , 买比卖重要 , 我们有一套比较严格的选公司框架 ,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 一定都会有优点和缺点 , 优点尽可能多、缺点尽可能少 , 要做权衡 。 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公司概率的判断 。
第二点就是预期收益率的问题 , 对于概率大的公司 , 预期收益率可以往下略微调整一点 , 对于概率稍微降一档的公司 , 预期收益率更高一点才行 。
大体来说就是概率与赔率的组合 。 如果买的时候就严格按照这一套选企业和估值的标准去选 , 相信卖的时候会比较从容 。
如果追市场热点 , 首先买的成本不如别人 , 其次是追热点也大概率验证你的研究不是那么前瞻 , 在市场中后段才介入 。 无论研究还是投资都介入比较晚 , 没有优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