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险公司怎么样(平安保险可靠吗)( 二 )


02 新的业务格局成型
如果把预期调整为“率先实现改革成果” , 平安的财报其实透露出了清晰的业务趋势 。
寿险改革无疑仍旧是目前平安的重要看点 。尽管代理人总数下降 , 但人数下滑幅度高于新单下滑幅度 , 保留的队伍的人均保费、件数、FYC都有提升 。同时 , 公司重点培育的钻石人力保持稳定 , 参照2021H1的指引 , 钻石队伍人均首年保费是整体队伍的5倍以上 , 收入约为社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4-5倍 。现有团队的整体产能保持在较高水平 , 代理人员结构调整带来的积极变化已经显现 , 后面就是用时间换空间 。
作为核心业务的寿险目前正在转型改革而相对承压 , 但产险、银行、资管等业务等其他业务条线保持了稳健经营 , 体现出平安综合金融集团的协同效应 。
其中 , 产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1.8% , 达到97.3% 。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71.90亿元 , 同比增长9.1% , 净利润同比增长30.1% , 达到291.35亿元 。截至2021年9月末 , 不良贷款率1.05% , 较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 , 拨备覆盖率268.35% , 较年初上升66.95个百分点 。
此外 , 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个人客户数达到8,774万 , 在整体客户中的占比提升至39.0% , 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 , 客户的交叉渗透程度进一步提升 , 综合金融的抗压能力将在后续寿险改革进程中有望继续发挥作用 , 对冲短期转型带来的业绩下滑压力 。
更值得一提的是 , 医疗健康方面的持续深化不仅在反哺平安的保险业务 , 更在抬高公司的长期天花板 。平安早已不仅仅是一家保险公司 , 更是一家“保险 医疗健康”的综合机构 。
这样的路径其实与美国联合健康比较类似 , 以健康管理业务强化被保人的身体素质 , 降低保险业务风险 , 从而使得保险业务得以壮大 , 进而可以投入更多资源优化健康管理 , 从而使两项业务实现正向循环 。这也是联合健康能够在几年之内迅速蹿升到世家500强第8位的重要原因 。而平安相对而言可以做的更多 。
当前 ,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 由此延伸出的医疗支出、护理支出、养老费用等都是摆在国家和社会面前的难题 。而预防恰恰是最经济有效的策略 , 由此衍生的健康管理需求市场规模至少以万亿计 。而从经济动机角度出发 , 保险恰恰又是最有动力提高人民健康程度的环节 , 对于降低自身保费成本效果突出 , 对于我国险企来说 , 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 。此外 , 平安还在不断扩张自身在医疗领域的影响力 , 在当前政策面上鼓励保险公司打通医疗、医院、医保等各环节的背景下 , “保险 医疗”也成为了险企发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显然 , 平安选择了全都要 。
要做到这样的复合模式 , 需要大量产业、资金、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 , 平安作为业内龙头 , 无疑有这样的实力和底气 。目前 , 平安正在组建自己的医院、培养自有的医疗健康团队 , 以平安健康为核心打造起医疗健康生态圈 。截至第三季度平安超2.25亿个人客户中 , 63%左右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的服务 , 客均合同数3.2个 , 客均AUM近4.0万元 , 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个人客户的1.6 倍、2.9倍 。而经过健康风险管理 , 保险公司收上来的这类保费往往风险更低 。
可以说 , 平安医疗健康对保险业务的带动作用才刚刚释放 。
03 不过是又一个“轮回”
从行业视角来看 , 改革引发的回调已有相当时间 , 未来还需要多久?以史为镜 , 可以知兴替 。通过对历史走势的复盘 , 对比不同时期的涨跌逻辑 , 可以结合当前市场情况作一个参考 。而平安作为行业龙头 , 在指数中权重较大 , 股价(向后复权)走势自然与指数共振性较高 。
(保险指数近十年走势;资料来源:ifind)
(中国平安近十年走势;资料来源:ifind)
复盘近十年的保险板块指数 , 可以看到大概几轮较大的下跌行情 。2010年开始 , 由于银保渠道规范化要求以及代理人增速下滑 , 保费收入整体增速乏力 , 板块开启了接近4年的弱势行情 。2015年由于牛市行情终止 , 以及随之而来的低利率环境 , 保险板块再次进入下行周期 。2018年 , 监管压力加大 , 负债端代理人扩张失速、新单保费收入承压 , 资产端则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而承压 , 行情开始走弱 。2019年下半年 , 行业整体代理人增长失速、新单增速减弱等难题突出 , 尤其在疫情发生 , 这些问题愈发凸显 。2021年随着保费收入的下滑 , 保险板块开始了加速探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