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招,写出用户一眼心动的产品文案!( 四 )



5招,写出用户一眼心动的产品文案!

文章插图
5招, 写出用户一看就心动的产品文案!要知道, 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这个概念, 不管你怎么说别人根本就不会懂, 而乔布斯直接利用了人们已经熟知的几个概念(基模), 让所有人很快就知道了什么是iPhone 。 还是乔布斯, 当时推出ipod的时候, 他在发布会上就直接说了这么一句经典广告:“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 。 这句话简单纯粹, 相信每一个人利用过去的经验都可以马上有画面感, 产生思维关联 。 而这也是利用用户已经理解的事物, 来解释未知事物 。

5招,写出用户一眼心动的产品文案!

文章插图
5招, 写出用户一看就心动的产品文案!所以, 我们在做产品介绍或文案的时候, 不妨也想想自己的产品和用户熟知的东西有哪些关联 。 这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 首先, 找到产品的特征和核心功能, 全部提取出来, 这个是一定要做的, 否则你都不了解自己的产品, 根本无法进行关联 。 相信没人比乔布斯了解他的产品了 。 然后, 寻找用户已知的对象, 与已知对象建立认知关联 。 用户更容易记住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熟知的东西, 而且倾向于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 越贴近自己的经验就越觉得安全, 同时也越容易接受 。 最后还是说乔布斯的产品, 当年乔布斯推出macbook air时, 号称是苹果推出的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 有多薄?一般人肯定会利用精密的尺寸, 夸张的描述来解释 。 但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直接从信封里拿出了macbook air, 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 (我想当时现场肯定掌声雷动)

5招,写出用户一眼心动的产品文案!

文章插图
5招, 写出用户一看就心动的产品文案!笔记本薄的特性和信封的容量关联起来, 这是一个标准的事物型基模, 把想要表达的信息一下子就抛进用户的大脑, 然后唤起用户以前对信封的认知, 得出结论:确实好薄 。 总之, 利用用户已经理解和熟知的事物, 来解释未知事物 。 能够让用户短时间理解各种未知事物、未知产品、未知概念或者未知功能, 并产生具象的画面, 威力强大 。 而只有用户对产品本身建立充分认知和理解后, 才会对你的各种优势以及卖点产生兴趣, 进而愿意掏钱!5 巧用正反对比相对于上面几个妙招的对比方式, 这一个应该是最直接粗暴的对比了 。 既然是要用户感受到对比, 从而能够估算选择的价值 。 那肯定是少不了直接的对比方式 。 在我们的生活中, 到处都充斥着各种产品广告, 每一个都希望能被消费者看到、被记住 。 但其实这并不容易, 只有极少的产品广告能够吸引到消费者 。 而通过最直观的对比, 能让产品广告更容易被发现, 而且印象深刻 。 比如我一直都清楚的记得一个博朗(BRAUN)的剃须刀广告 。

5招,写出用户一眼心动的产品文案!

文章插图
5招, 写出用户一看就心动的产品文案!是不是让人眼前一亮?相信你一定会印象深刻!这个广告带有一定的创意, 但最本质的是放大对比, 刮胡刀使用之后, 效果一目了然 。 不用多说, 我们对它的优势已经非常了解, 剩下的只是解决信任问题 。 可能有人会说, 这个广告是好, 但是它没有解决让人购买的问题啊 。 不错, 你说得对!但广告最怕的是什么?不是别人看了不买, 而是平平淡淡根本没人看 。 广告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这都是教科书里面教的理论, 我们要学, 但不能照搬 。 再举一个例子, 同样也是一想到“对比”, 我就想到了它:

5招,写出用户一眼心动的产品文案!

文章插图
5招, 写出用户一看就心动的产品文案!这是keloptic眼镜的一个广告, 也是偏创意, 创意来源是梵高的名作《自画像》 。 很明显, 这个广告主打的卖点是什么?眼镜的清晰度!戴上这个眼镜后, 印象主义都变成超写实主义了, 服不服?而这就是我们说的正向对比, 简单来说, 正向对比就是通过使用产品后的正向变化与之前的状态进行对比, 直观的反映出产品的核心功能或优势, 最终让消费者“心动” 。 这样的对比方式非常常见, 特别是在化妆品、美容、洗发水、牙膏、健身、保健品等广告里面经常用到 。 当然了, 有正向对比, 当然就会有反向对比 。 还是举个例子:这是世界无烟日的一个广告, 将吸烟前后的两张脸放到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