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9类疾病容易高发 急救早防备( 二 )


【应对措施】被宠物抓、咬伤后 , 要立即用大量肥皂水 , 反复多次地冲洗伤口 , 尽量减少病毒的侵入 。 不管是被猫还是狗抓、咬伤 , 都一定要尽快进行狂犬疫苗注射 , 不能超过24小时 。
春节防病要点
1、预防传染病
冬春季节 , 冷暖交替 , 阴晴不定 , 正是呼吸道疾病肆虐的时期;又正值春运高峰 , 打破原来人群的居住格局 , 人员流动性较大 , 季节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
市民要随时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 , 注意保暖 , 避免受凉;勤洗手 , 文明咳嗽;常开窗通气 , 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参加健身运动增强体质;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 。
点击了解更多春节防病要点
2、防止食物中毒
春节期间 , 亲朋好友聚会 , 食用食物种类多样、烹饪方法不一 。 食品操作生熟不分、交叉污染和加工人员带菌操作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
对此 , 个人应注意食品操作卫生 , 防止生熟不分 , 交叉污染食品;注意饮食卫生 , 做到不吃不洁、腐败变质食品和生食水产品;食品要煮熟煮透 , 隔夜餐食用前充分加热;对发现变质的食品应及时处理 , 切勿食用 , 防止发生严重食物中毒 。
3、警惕心血管病偷袭
寒冷、进食过饱、酗酒、情绪激动和过劳都是心血管病诱发因素 。 春节期间 , 这些因素随处可见 , 会使心血管病人和高危人群发病的危险系数成倍增加 , 其中多为冠心病和心肌梗塞患者 。
高血压患者忌“太闹” , 过节时喜庆使人兴奋、人多太闹 , 这时候容易使高血压患者由于血流加快 , 小动脉痉挛诱发脑溢血 。 冠心病患者忌“太累” , 节日请客操劳或玩乐放纵过度 , 会使心脏负荷加重 , 诱发心肌梗塞或心绞痛等 。
4、当心急性胰腺炎成“杀手”
过分油腻的食物集中摆上了餐桌 , 再加上酒精的刺激 , 可引起胰腺水肿 , 诱发十分凶险的急性胰腺炎 , 重症胰腺炎死亡率较高 。 有胰管结石、胆道疾病的患者节日期间一定要避免猛吃海喝 , 少饮酒或不饮酒 。
此外 , 有高脂血症的人 , 要低脂肪饮食、坚持服用降脂药 , 控制血脂在正常范围内 , 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急性胰腺炎 。
5、管住嘴巴防痛风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 。 发作时 , 耳廓、拇趾、足背、足跟、踝、指、腕等小关节都有可能红肿剧痛 , 反复发作 。
痛风患者每天应该喝水2000毫升至3000毫升 , 以增加尿量 , 促进尿酸排出 , 还可降低尿酸浓度 。 多吃碱性食物 , 如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硬果、海藻等 。 减少食物量 , 避免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 同时注意禁酒 。
6、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春节期间是煤气中毒事故的易发期 , 提醒广大取暖户“把好四道安全关” , 即把好炉具关 , 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取暖炉具;把好烟道关 , 严防烟筒等烟道漏气;把好通风关 , 安装风斗等通风设施 , 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把好排烟关 , 烟道出口处要安装弯头或三通 , 防止因逆风造成煤气倒灌 。
7、当心 烟花爆竹炸伤
春节期间 , 很多市民和家人燃放烟花爆竹 , 需要格外小心 。 买回家的烟花爆竹不要靠近火源、热源、电源 , 并要防止鼠咬 , 以免烟花爆竹自行燃烧、爆炸 。
孩子燃放时 , 大人要在现场看护 。 燃放升空的烟花爆竹时 , 要注意观察其落地情况 , 如落在可燃物上 , 并仍有余火 , 要将余火扑灭或将残片移走 。
春节期间防病六大注意
春节来临 , 万家团聚 。 每当此时 , 人们都希望全家人能够喜气洋洋、快快乐乐地放松、休闲几天 , 同时也尽享天伦之乐 。 可是从历年的情况来看 , 总有若干人因不注意节日期间的保健而导致身心疾病 。 近年来 , 各种心理疾病的患病人数呈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因此 , 在节日期间 , 人们更需防范以下几种“春节心理病” 。
节日心理失调症
近两年 , 春节一般都放七天假 , 人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日子探亲访友、交流沟通、娱乐休闲 。 不过 , 对于一些平时在高度紧张状况下工作的人群而言 , 这倒未必是一件令人舒心的事 , 许多人并不是很适应清闲的生活 。 尤其是外企、私企的白领工作者 , 如果他们一旦停下来无事可做 , 反而容易出现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 。 心理学上将其称之为“节日心理综合症”或“节日心理失调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