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细菌 车里这地方细菌比厕所还多( 二 )


中国科学院所属中科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通过气象色谱法、称重法、撞击法、擦拭法等四种实验方法 , 对车辆的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菌落总数和菌种等情况涉及汽车空气状况的物质进行了全面的检测与研究 , 并最终发布了一份“汽车空气质量检测报告” 。
据悉 , 本次汽车空气质量检测 , 共检测了50个样品 , 而这些样品汇集了包括:大众、通用、丰田、本田、马自达等在内的数十个主流汽车品牌旗下的主力车型 , 至于车辆的使用年限则从1年到15年不等 , 相对应的行驶里程则在1-27万公里之间 。 可以说 , 本次检测的样品基本覆盖了我国当下汽车使用的现状 , 而由此所获得的结果 。 应该说 , 也极具真实性与权威性 。
根据检测报告显示 , 除可吸入颗粒物基本符合国家标准(≤0.15 mg/㎡)外 , TVOC、菌落总数情况堪忧 。 特别是菌落总数方面的情况让人触目惊心 。 根据《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TVOC应≤0.60mg/㎡ , 但本次检测的结果 , 汽车内TVOC超标30%(平均数);在菌落总数方面 , 国家标准为≤1000cfu/㎡ , 而实际结果为2174.75 cfu/㎡(平均值) , 超标近174.75% 。
如果与更严格的新加坡标准相比 , 此次测得的车内空气质量更是超标了近449.5% 。 此外 , 研究人员还在某部车内测得了22603 cfu/㎡的惊人数据 , 要知道垃圾填埋场的标准也仅为2500 cfu/㎡(新加坡标准) 。
在中科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进行的汽车空气质量全面检测中 , 研究人员不仅检测了可吸入颗粒物、TVOC和菌落总数的数据 , 并且对车内菌种的情况 , 进行分析 。 根据报告显示 , 研究人员从样本车内检测出 , 包括: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霉菌、绿脓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在内的多种病菌 。 此外 , 研究人员综合各类因素后 , 认为车内应该还会存在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蜡质芽孢杆菌、节杆菌和感冒病毒等在内的数十种病菌 。
在诸多菌类中金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这三种病菌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 根据细菌的致病性 , 通常可以将致病细菌封为10个等级 , 而我们刚刚说到的那三种病菌 , 在其中恰恰位列三甲 。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 , 隶属于葡萄球菌属 , 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 , 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 , 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 并且有“嗜肉菌"的别称 。
根据统计 , 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中毒 , 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 , 加拿大则更多 , 占到45% , 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 。 肺炎链球菌简称肺炎球菌 , 它是引发人类大叶性肺炎的元凶 。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 , 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肺炎链球菌属于三类 , 也就是最危险的一类 。
溶血性链球菌又称沙培林对热 , 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咽炎的爆发性流行以及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和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病态反应 。
相比TVOC和菌落总数的超标 , 在专家看来 , 金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大量存在 , 是对健康的更大危险 , 作为位居致病细菌三甲的细菌 , 它们不仅致病性更强 , 同时被灭杀的难度也更大 。 可以说 , 它们的存在就如同一个个隐形的杀手 , 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了直接 , 但又是相当隐蔽的危险 。
细菌对人体危害大吗
细菌对环境 , 人类和动物既有用处又有危害 。 一些细菌成为病原体 , 导致了破伤风、伤寒、肺炎、梅毒、霍乱和肺结核 。 在植物中 , 细菌导致叶斑病、火疫病和萎蔫 。 感染方式包括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和带菌微生物 。 病原体可以用抗菌素处理 , 抗菌素分为杀菌型和抑菌型 。 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 一方面 , 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 , 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 。
细菌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就是导致人畜生病或是作物生病 , 也可以使储藏物腐败变质 , 产生异味等 。 还有一点最重要!反刍动物胃里共生的消化细菌 , 在消化食物时会产生甲烷!而甲烷是一种污染严重的温室气体 , 这对温室效应影响严重 。
细菌对人体危害大吗?因为细菌的分类有很多 , 而且细菌对人类的影响也有两面性 , 一是好的一是坏的 , 所以要看到底是什么细菌 。 但不论怎么说 , 在日常生活中 , 因为身边存在着肉眼看不到的细菌 , 而又不知道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细菌 , 所以我们要注意勤洗手勤换衣 , 保持卫生干净 , 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