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细菌导致数百头大象死亡( 二 )


蓝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 包括各种水体、土壤中和部分生物体内外 , 甚至在岩石表面和其他恶劣环境(高温、低温、盐湖、荒漠和冰原等)中都可找到它们的踪迹 , 有“先锋生物”之美称 。 它们在岩石风化、土壤形成以及水体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另外 , 蓝细菌具有经一定经济价值 , 包括许多食用种类 , 如普通木耳念珠蓝细菌(即葛仙米 , 俗称地耳 , N.commun)、盘状螺旋蓝细菌(Spirulina platensis)、最大螺旋蓝细菌(Smaxima)等 , 后两种已开发成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螺旋藻”产品 。

蓝藻细菌导致数百头大象死亡

文章插图

蓝细菌形态特征
蓝细菌的细胞一般比细菌大 , 通常直径为3~10μm , 最大的可达60μm 。 如巨颤蓝细菌 。 根据细胞形态差异 , 蓝细菌可分为单细胞和丝状体两大类 。 单细胞类群多呈球状、椭圆状和杆状 , 单生或团聚体 , 如粘杆蓝细菌和皮果蓝细菌等属;丝状体蓝细菌是有许多细胞排列而成的群体 , 包括:有异形胞的(如鱼腥蓝细菌属) , 无异形胞的(如颤蓝细菌属) , 有分支的(如费氏蓝细菌属) 。
蓝细菌的细胞构造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相似 。 细胞壁有内外两层 , 外层为脂多糖层 , 内层为肽聚层 。 许多种能不断地向细胞壁外分泌胶粘物质 , 将一群细胞或丝状体结合在一起 , 形成粘质糖被或鞘 。 细胞膜单层 , 很少有间体 。 大多数蓝细菌无鞭毛 , 但可以“滑行” 。
称为光合片层 , 数量很多 , 以平行或卷曲方式贴近地分布在细胞膜附近 , 其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胆素(一类辅助光合色素) 。 蓝细菌的细胞内含有糖原、聚磷酸盐、以及蓝细菌肽等贮藏物以及能固定的羧酶体 , 少数水生性种类中还有气泡 。
在化学组成上 , 蓝细菌最独特之处就是含有两个或多个双键组成的不饱和脂肪酸 , 而细菌通常只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一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 。
蓝细菌的细胞有几种特化形式 , 较重要的是异形胞、静息孢子、链丝段和内孢子 。 异形胞是存在于丝状体蓝细菌中的较营养细胞稍大、色浅、壁厚、位于细胞链中间或末端、且数目少而不定的特化细胞 。 异形胞是固氮蓝细菌的固氮部位 。 营养细胞的光合产物与异形胞的固氮产物 , 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交换 。
静息孢子是一种着生于丝状体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色深、壁厚的休眠细胞 , 胞内有贮藏性物质 , 具有抗干旱或冷冻的能力 。 链丝段又称连锁体或藻殖段 , 是长细胞断裂而成的短链段 , 具有繁殖功能 。 内孢子是少数蓝细菌种类在细胞内形成许多球形或三角形的内孢子 , 成熟后可释放 , 具有繁殖功能 。


【蓝藻细菌导致数百头大象死亡】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 , 如有不妥之处 , 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