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划实战分享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 二 )



文案策划实战分享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

文章插图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谁能帮我解释一下 , 啥叫“AMOLED 双曲面”?90Hz刷新率、180Hz采样率 , 又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呢?不知道你们看没看懂 , 反正我没看懂 。 同样是小米的产品 , 我更喜欢小米体重秤的文案:“喝杯水都能感知的精准” 。

文案策划实战分享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

文章插图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这里就要说到一个核心套路了:寻找一个顾客熟悉、可感知的物品 , 来描述顾客不熟悉、不可感知的卖点 。 比如我们描述一个材料非常薄 , 与其说: “厚度仅有10微米” 。 不如说:“厚度仅相当于发丝的70分之一” 。 再比如我们形容一个充电宝很小 , 可以说“它仅有一根口红那么小” 。

文案策划实战分享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

文章插图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这种套路的运用 , 关键是你要找到一个很好的类比物 , 而且这个类比物还得是顾客非常熟悉的 。 所以 , 我称之为“寻物类比” 。 我们刚刚说到 , 描述卖点的第一步 , 是把卖点说清楚 , 那第二步呢?第二步就是:说出卖点为顾客带来的价值 。 顾客买产品 , 最终要的不是产品本身 , 而是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 , 或者产生自己想要看到的某种变化 。 苹果的文案 , 是此间的佼佼者 。 比如 , 同样是描述屏幕 , 小米手机 10 写的是各种参数:

文案策划实战分享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

文章插图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而 iPhone 11 写的是用户的实际感受:

文案策划实战分享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

文章插图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买手机 , 顾客当然关心电池的容量大小 , 但顾客最终想知道的是一天到底需要充几次电 。 再比如 , 我们写一个“暖宫宝”的文案 , 卖点之一是发热非常快 。 我们当然也可以秀参数 , 比如“石墨烯秒热”、“NTC 恒温控制系统” , 但我们也要同时照顾到顾客的实际感受和利益 , 比如可以这么写:“5 秒升温至 40度 , 一开机 , 就暖烘烘” 。 如何找到用户真正想要的收益呢?我们可以在同类产品的评论区寻找答案 。 比如一个暖宫宝产品的评论区 , 有一条是这么写的:“可以一边干活一边暖肚子 , 这是我看重这款产品的原因 , 能热大概三四个小时吧 , 性价比高 。 ”在这条评论里 , 我们就可以提炼出来两个用户利益点:“一边干活 , 一边暖肚子” 。 、“充一次电 , 持续供热 3~4 小时” 。 在产品详情页里 , 我们要始终记着这些用户能感知到的利益点 , 这样写出来的文案 , 才能更走心 。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 , 之前我举的很多例子里 , 都有数字出现 , 其实 , 无论是秀参数 , 还是表达利益 , 数字都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手法 。 数字之所以被广泛采用 , 其中一个原因 , 是数字往往代表着理性、客观 , 因此会让文案显得更有力度 。 比如同样表达一个大米非常好吃 , 如果不用数字 , 可能写出来的文案是这样的:“有机胚芽米 , 宝宝更爱吃 。 ”如果加上数字 , 看上去会更有画面感 。 “有机胚芽米 , 让宝宝多吃一碗饭 。 ”对于宝妈们来说 , “宝宝更爱吃”是一个形容性的句子 , 而“多吃一碗饭”听上去更像事实描述 , 这就是数字可以发挥的作用 。 在文案中 , 有两个环节 , 最常用到数字的元素:(1)用数字来佐证生产工艺(2)用数字来佐证产品效果比如鲁花的“ 5s压榨花生油” , 厨邦酱油的“晒足180天” , 就是用数字来佐证生产工艺 , 让顾客更能产生信任感 。 而美的空调的“ 每晚仅需一度电 ” , 以及火遍全国的 OPPO 广告语 “充电 5分钟 , 通话 2小时” , 则是在用数字来佐证产品效果 。 如果你经常逛淘宝 , 你会发现 , 几乎所有的详情页 , 开始的前几屏 , 都在强调自己产品的销量 。 比如这样的:

文案策划实战分享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

文章插图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或者这样的:

文案策划实战分享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

文章插图
好产品文案的 9 大实战套路为何要把销量放在详情页的第一屏?因为管用 。 如前文所说 , 顾客阅读文案的过程是一个被销售的过程 , 需要不断地建立信任感 , 而销量背书背后的逻辑是——“大家都买 , 所以准没错 。 ”我自己买东西也是一样 , 搜索关键词后 ,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击“按照销量进行排序” , 因此 , 销量低的产品一般我都看不到 。 不得不说 , 商业世界是一个“强者恒强”的地方 。 如果你的产品销量比较大 , 一定记得在页面上进行体现 。 如果你的产品虽然卖得不错 , 但因为刚刚上市 , 还没有庞大的销量基数 , 你可以选择换个角度进行表达 , 比如:“上市第一周狂销 3000 件” 。 像这样 , 在文案中把时间范围缩小 , 也可以营造出产品很受欢迎的效果 。 如果你既没有销量 , 产品又不好卖 , 那可能你需要在其他地方多努力了 。 大家看一下下面这个图 , 是一个卖晾衣杆的店家 , 在表达自己的产品“承重力非常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