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临床验证 , 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 增强免疫机制 , 使患者对致敏物质反应性降低 , 从而迅速缓解症状 , 避免口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 且复发率低 。
临床上可以采用拔罐来治疗荨麻疹 , 一般采取背腧穴梅花针叩刺拔罐 , 针刺血海、合谷、曲池、膈腧、三阴交等穴 。
急性发作时 , 在神阙穴拔罐可迅速止痒退疹 。 如果是慢性患者的话 , 则是可以重用梅花针叩刺膀胱经背腧穴拔罐 , 隔日治疗 。
因为神阙穴、背腧穴与五脏六腑经络气血关系十分密切 , 是脏腑经络之气外露的重要门户 。
因此如果在神阙穴拔罐、背腧穴叩刺拔罐 , 可以起到一个调整脏腑、疏风通络、祛风止痒、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作用 , 体现了中医治风先治血 , 血行风自灭的治疗原则 。
荨麻疹属过敏性皮肤病 , 应寻找过敏原 。 大多患者为一种过敏原 , 少数患者为多种过敏原 , 多种过敏原者复发几率较高 , 远离过敏原可避免复发 。
易过敏者平素应避免风寒、忌食过敏食物或药物 , 便秘者应保持大便通畅 。
科学拔罐注意五大事项
1.保暖
拔罐均要在脱衣服后才能操作 , 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 , 防止受凉 , 保持室内的温度 。
2.避免烫伤
引火物不要掉入罐中 , 更不要在罐口处灼烧 , 以免烫伤 。
3.不宜部位
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皮肤有赘生物或骨突出处均不宜拔罐 。 另外 , 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 。 在拔罐的瘢痕未消退前 , 不可再拔罐 。
4.防止感染
起罐后 , 皮肤局部如出现潮红、瘙痒 , 不可乱抓 , 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就可消散 。 如果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 , 均属正常治疗反应 。
水泡轻者只需防止擦破 , 待其自然吸收即可 , 水泡较大时 , 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 , 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
5.拔罐时间
病情重、病位深及疼痛性疾患 , 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位浅及麻痹性疾患 , 拔罐时间宜短 。 肌肉丰厚的部位 , 时间可略长;肌肉薄的部位 , 拔罐时间宜短 。 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适当延长 , 天热时相应缩短 。
拔火罐对身体有害吗
拔罐时用的“罐”有许多种 , 常见的是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胶罐、塑料抽气罐等 。 其中玻璃罐是临床上最常用的 , 因其光滑透明 , 可以观察到罐内皮肤充血、淤血、起泡及出血情况 。
家庭中常用的橡胶罐、塑料抽气罐使用方便 , 但不能用火 , 因此效果较小 。 根据大小罐还分许多型号 , 不同部位和穴位用的型号不同 , 背腿多用大号的 , 额头、脖子用小号的 。
因为拔罐疗法适用度广、需求大 , 如今提供拔罐治疗的地方越来越多 。 除了医院 , 许多按摩馆、美容院也都有拔罐服务 , 更有患者直接将罐买回家自己拔 。
民间的观点认为 , 拔罐能拔出体内的寒气、湿气 , 那么经常拔罐会不会把“元气”也拔出来呢?应该说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 拔罐不会伤元气 。
反而拔罐时应重视掌握正确的方法 , 找准治疗部位 , 并掌握好拔罐的时间和拔罐的力度 , 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
有人问能自己在家拔罐吗?对于一些简单的病症 , 如感冒风寒、肌肉酸痛等 , 可在家中进行拔罐治疗 。
这种疗法特别对于颈背四肢的酸痛、感冒风寒 , 以及部分内科、妇科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适合中老年人以及经常伏案工作的年轻人使用 , 可有效缓解疼痛和不适症状 。
但是拔罐也不是包治百病 , 家中拔罐主要问题是防止烫伤和拔罐时间过长造成局部皮肤起水疱 。 建议最好选用抽气罐或橡胶罐 , 拔罐时间以5—15分钟为宜;分清体质 。
体质过于虚弱者不宜拔罐 , 会使虚者更虚;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以及孕妇、妇女经期、过饱、过饥、醉酒时都不适宜拔罐;肚脐、心前区 , 皮肤细嫩处、破损处、瘢痕处 , 乳头、骨突出处均不宜拔 。
治荨麻疹的食疗偏方
1.山药炖甘蔗
材料:鲜山药200克 , 甘蔗汁半杯 。
用法:鲜山药捣烂 , 与甘蔗汁和匀 , 炖热饮服 , 1日2次 。
功效:益胃滋肾纳气 。
主治:肺气虚久咳 , 痰多气喘 , 周身乏力 , 胃纳差者 。
2.姜糖豆腐羹
材料:红糖100克 , 豆腐250克 , 生姜6克 。
用法:共水煮 , 每晚睡前饮汤 , 连服1周 。
功效:温肺补中益气 。
推荐阅读
- 止咳化痰偏方 让你不用“咳得没命”
- 风湿性关节炎偏方 让你的关节舒畅起来
- 治疗睡眠 让你每天都能酣甜入睡
- 脚气偏方 助你摆脱脚气的折磨
- 中耳炎偏方 让你的耳朵不再难受
- 治疗便秘的偏方 让你的肠胃变轻松
- 如何治疗失眠 教你治疗失眠的小偏方
- 治疗气管炎的偏方 让你的气管呼吸清新畅快
- 哺乳期发烧怎么办 6个偏方解决发烧问题
- 治痛经的偏方 让女人们月月无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