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来自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水墨漫画一度成为中国动画圈第一秘,很多人以为真的是画在宣纸上的 。
其实动画中用到的每一笔都会做成印章,用这些印章一笔一笔的盖上,保证动画中同样的笔画一模一样 。然后分层上色,分别拍摄,通过多次曝光模糊图像 。不同程度的虚实叠加,最终形成水墨画的效果 。
中国人用繁琐的劳动完成了技术奇迹 。据说日本人终于知道了制作方法,但是因为工作量太大而放弃了 。
似乎我们天生就有优秀的文化基因,我们总是善于创造奇迹,因为我们在困难面前不绊倒,在曲折面前不退缩,坚持做事,不畏艰难 。
1961年,万氏兄弟之一的万来明终于完成了他20年的夙愿,制作了中国动画史上的金字招牌——《闹天宫》(上、下),奠定了《大话西游》中国第一IP的地位 。
▲《大闹天宫》漫画海报
《大闹天宫》的画法是动画中最常见的“单线平绘”,即用线条在纸上画出人或物的形象,然后通过“描摹”过程将线条复制到透明赛璐珞片(一种透明塑料片)上,再填充各种单色,最后与背景合成,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画面 。
这样就不需要在每张动画纸上重复绘制背景,大大减少了工作量,适合大批量动画制作 。最后用光栅相机将成品记录在胶片上,形成漫画 。
▲动画来自动画片《天宫图》
为了贴近中国民族审美,万来明和他的团队还走访了各种园林和寺庙,收集壁画、雕像和建筑材料 。学习民间猴戏和各种京剧剧目;专门考察世界各地的寺庙,寻找影片中很多神仙的原型;还从剪纸、雕刻、手影、木刻、年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养分 。
整部电影《大闹天宫》有12个厚厚的手稿,共计7万多页,只用了两年时间就画好了 。孙武空的两处拉手指的戏,只放了四五秒,就要画100多张 。
▲《天宫》原漫画组照片
(照片由严定贤于1962年提供)
放映当天,听着铿锵的锣鼓声,望着大圣,64岁的万来明老人激动地叫道:“孙武空,我们终于见面了!”
▲万来明和学生们
这是最早的中国动画人漫长求索的真实写照 。这和当时社会发展初期的许多其他民族行业一样,肩负着在各自贫瘠的田野上弘扬中华文化的共同使命 。
《大闹天宫》辉煌之后,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打破了中国动画良好的发展势头,十年只出了十几部,都沦为“政治挂帅”的牺牲品 。
1977年,拨乱反正后的中国动画迅速复苏,generate表现出压抑已久的创作欲望,相继诞生了《沧海桑田》、《雪孩子》、《三个和尚》、《九色鹿》等多部经典作品 。
▲动画来自动画片《九色鹿》
不幸的是,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上世纪80年代,资本涌入中国,设立代工厂生产外国动画 。高薪让体制内的动漫人才流失很多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动画开始蓬勃发展,原本制作“优秀电影”的国营工厂逐渐被时代甩在后面 。
90年代,动漫计划经济时代结束 。从此艺术电影直接面向市场,老一辈动画师建立的创作体系彻底崩塌 。
“加工浪潮”的确为今天郭曼的崛起提供了后备力量,但在当时的十年间,中国动画的原创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 。再加上当时国人意识到了中外巨大的经济差距,对民族文化失去了信心,崇洋媚外,使得最终找到并延续下来的“中国学派”国画风格彻底破碎 。
被削弱的国产动画从此失去了整整一代观众 。那些看过黑猫警长和葫芦兄弟的孩子,最后都被机器猫、足球少年和海贼王所吸引,从中学会如何追逐梦想,保护友谊,承受挫折 。
▲图片来自动漫机器猫 。
但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已经埋藏在中国动画人的骨子里了 。他们低调,一直憋着,总在等待一个重建辉煌的机会 。
2015年,经过动画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出现了一部现象级的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耗时八年,横扫近10亿票房,为中国动画注入了信心 。
▲图片来自动画电影《大圣归来》 。
更让人惊喜的是,大圣归来,是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的一次觉醒 。血与火点不再简单模仿美日,而是借助京剧锣鼓和各种民族乐器以及中国武术招式推动高潮 。
我们熟悉的西游系列以新的形式出现在国人面前,再一次打动了大众 。
▲图片来自动画电影《大圣归来》 。
大圣归来后,被视为“民族崛起”的优秀作品相继出现,如美丽的大鱼海棠、荒诞的大护法、高度完成的《白蛇传:缘起》 。它们既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又以更加本土化的方式体现了中国风的魅力和审美意境 。
推荐阅读
- 魔芋5种最好吃的做法 魔芋的做法
- 饭后做什么事最好
- 全球最好闻的十大香水有哪些 全球最好闻的十大香水
- 【养生知识】川贝炖雪梨一次放几克 川贝炖雪梨什么时候吃效果最好!
- 抽烟头晕的原因及缓解方式 戒烟最好的方法推荐
- 约会法则:只有够好,没有最好
- 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人为什么要活着
- 主机箱漏电原因是什么 电脑机箱漏电的最好解决方法新系统了解的东西
- 【健康知识】川贝炖雪梨一次放几克 川贝炖雪梨什么时候吃效果最好!
- 【养生常识】陈皮加什么治咳嗽效果最好 陈皮能祛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