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还在做吗 聚美优品怎么样( 二 )


聚美陈欧的热度 , 为聚美优品赢来了不少流量 , 一天爆单20万 , 仅仅几年时间就做到了美妆电商市场第一的位置 。
2014年 , 聚美优品于纽约上市 , 市值突破225亿人民币 , CEO陈欧的身价也随之攀升至77亿 。
1983年出生的陈欧成为纽交所220年来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 , 线上正品美妆的品牌形象 , 是聚美成功的关键 , 也是聚美陷入泥团无法自救的根本原因 。
一开始出现投诉问题时 , 陈欧并没有在意 , 甚至还在网上“硬刚”质疑聚美卖假货的人 。
一石激起千层浪 , 越来越多的投诉问题 , 以及化妆品大牌娇兰、兰蔻等 , 发出从未与聚美优品有过合作的声明 , 让聚美的正品形象轰然倒塌 , 消费者的信任度骤降 。
就算之后陈欧力挽狂澜 , 取消和第三方供应商的合作 , 公开道歉 , 都已经于事无补了 。
一夜之间 , 聚美的股价暴跌 , 市场份额骤减 , 最终 , 于2020年宣布从美股退市 。
仅仅两年时间 , 陈欧败光了120亿 , 一腔心血付之东流 , 放在平常人的身上 , 恐怕早已心灰意冷 。
但是陈欧不是普通人 , 这条路也行不通的话 , 那就再换一条路 。 继游戏和电商之后 , 陈欧又相继投资了影视剧、智能家居、无人机、餐饮等领域 , 试图寻找东山再起的商机 。
陈欧认为 , 失败是创业者的常态 。 创业成功与失败风险并存 , 这正是创业的魅力所在 。
3.跟风热门产业 数次失败让他开始审视自己
历经磨难 , 归来仍是少年 , 陈欧的信心并没有因为前几次的失败而受到影响 , 反而让他学会了积淀 , 他不再盲目跟风 , 只顾投资当下的热门产业 。
通过充分的了解市场 , 陈欧将目光看向了共享充电宝 。
早在2016年 , 国家就在政策上积极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 ,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共享”商品层出不穷 。
陈欧在此时选择了共享充电宝 , 无疑是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
2017年五月 , 陈欧投资3亿元 , 买下了“街电”60%的股份 。
此举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质疑 , 毕竟有共享单车“珠玉在前”,押金归还问题难以解决 , 很有可能最后落得满盘皆输 , 甚至还会负债累累 。
万达公子王思聪甚至公然出言嘲讽;“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 。
面对这样的挑衅 , 陈欧反而很冷静地回应:创业成功本就是小概率事件 , 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 。 如此以来 , 格局立显 。
陈欧这一次并不是盲目跟风 , 正因为有了共享单车的教训 , 街电在押金问题上就严格遵守规定 , 专款专用 , 绝不挪用“用户资金” , 这样以来押金问题就迎刃而解 。
出于手机电池续航问题 , 共享充电宝以其方便、快捷、随借随还的优势 , 很快打开了市场 。
街电则利用先行优势 , 迅速占领市场 , 在中心商场广泛布局 。
经过几年的发展 , 现已经实现了全国300多个城市的全面覆盖 , 在城市的各个区域都设了借还点 , 真正实现了随借随还 。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 , 街电当之无愧地坐上了行业龙头的宝座 。
陈欧凭借3亿元 , 将一个无人问津的小项目做到了行业第一 , 这样的逆风翻盘是意料之外 , 也是情理之中 。
陈欧身上不仅有商人的敏锐和直觉 , 更多的是他坚韧不拔的品质值得创业者们去借鉴每个人都不会没有根据的成功 , 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挫败 。
在快节奏时代 , 逆风翻盘的案例不可谓没有 , 与其急功近利 , 更要明白不被现实的苦难打败 , 时刻保持韧性 , 等待机会触底反弹 , 才是成功的关键 。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 , 不为商业用途 , 如有侵犯 , 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
作者:向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