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案,要牢记这个字( 二 )


第二个:质疑其对生活的观察力 。 因为文案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对生活的观察力,而不是你的标题有多好,你的文案写的有多么出众 。 这是目前很现象级的问题,有很多时候品牌文案仅仅在广告圈流动,而所谓的目标客户可能压根都没见过或听过这样的文案 。 而李叫兽太过年轻,其文案理论性已经大过了对生活的实际感悟 。 换句话说,大家觉得他的理论有点没贴合实际 。
比如讲用户视角的例子,说假设你在一条双行线的道路上开车,突然路面塌方导致双行线变单行线,很快两边各有五六辆车相遇——排头的分别是一辆出租车和一辆私家车,任何一方都不想退让 。 你如何说服出租车倒车?
文章里面引用的是哈佛大学谈判教授的例子,“两辆车中,只有你是专业司机 。 ”
嗯,用来解释用户视角确实很有道理,但是放在中国好像有点不太对劲 。 因为坐过出租车的人都知道,出租车师傅最在意的是时间 。 因为他们想用最少的时间赚更多的钱 。 所以,在这里,我想如果用“师傅,您的时间比他的更值钱”可能更容易说服对方 。
回头来说,李叫兽讲的这些理论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是你做文案人必须具备的 。 你说效果有多明显?这个就看个人将理论用于生活的理解力了 。 文案学习就是如此,能教的是怎么写文案,但是永远无法教你如何思考 。 唯一能明确的是当你对生活有了足够多的思考,大概就进入到“写的有效”这个层级了 。
03
寻方法
到底文案学习该怎么学?这仿佛没有一个定论 。 我们经常在讲,学习领域内有着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 就是说现在人们更偏向于碎片化的学习,而放弃了系统的学习 。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文案学习就是得多看优秀的文案案例,想着用模仿来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
我从来不认为这是正确的,你看得到出街的文案都是经过无数筛选的,也就是你看得到的是结果,你却永远看不到那些被毙掉的文案是因为什么被毙掉的 。 但是往往被毙掉的稿子才是你最应该学习的,因为优秀文案对初期的文案学习者没有太大的帮助,怎样避免入坑才更为重要 。
在文案学习过程中,看过《全球一流文案》这本书的,可能对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
因为这本书里面32位顶尖文案大师其实都没有明确的告知你的文案该怎么写,他们更多的时候讲诉的是自己写文案时候的状态 。 从环境到工具,核心是用他们觉得最舒适的状态进行写作 。
当然,也不是说优秀的文案没有学习的价值 。 如果有一天,当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你就可以着重了解一下这些优秀的文案,因为这个时候你需要更了解这个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文案,以便于你的产出方向不违背整个市场趋势 。
毕竟,我们做文案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赚钱 。
那么处于初阶文案的该如何学习?我觉得文案的整体能力应该如下图:

学习文案,要牢记这个字

文章插图
所谓生活观察力,就是你得学会去感受形形色色人群不同的沟通模式关于学习的文案,文案的本质是沟通,文案的核心工作是说服别人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 。 如果你能用目标群体的沟通方式来创作文案,那么你就消除了文案传播阻隔力 。
逻辑和分析能力这个更好理解,文案创作是有载体的,也就是你得把产品或服务最有力的点提炼出来进行分析,然后有逻辑地利用各种策略和技巧形成有力的传播,最终说服你的目标客户 。
所谓市场能力,就是对市场的理解 。 这个层面就是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各类优秀文案技巧及营销理论,用户行为及心理学等 。 学习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 。
我觉得文案学习安排应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这些能力进行补充 。 用一句话来总结:因为觉得好而去学习的叫技能,因为需求而去学习的叫底蕴 。 碎片化的信息远不如系统化的信息让人理解得更清楚 。
以上谨代表个人观点,希望2017,我们的文案水平能更上一层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