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对孩子缺乏耐心
喊了多少次都得不到回应, 爸妈的心里就开始着急 。 但当你寻到他时, 却发现他在做一些你不能理解的事儿, 心里的怒火也就瞬间被点燃 。 这正是缺乏耐心的一种表现 。
毕竟孩子接触的事物没有我们接触的多, 很多东西都想要自己去发现了解, 家长缺乏耐心, 就会在看到孩子没听你说话时而感到着急生气 。
二是对孩子有强烈的控制欲
这样不对, 那样错了, 总想着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 爸妈控制欲旺盛, 同时会觉得自己都对, 就会在看到孩子出错时加以指责, 并且命令孩子应该怎么做, 哪怕是一件小事儿 。
这就会出现经常打断孩子的情况 。
专注力就这样在早期一次次地被破坏 。 等到孩子开始上学, 便会发现他无法专注在学习上, 上课坐不住, 抠手挠头小动作多, 总开小差不认真听讲, 学习成绩自然就差 。
这时候很多家长就要花大钱去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与其这样, 为何不在早期就注意?

文章插图
①给孩子足够的耐心
有时候, 我们可能喊了很多遍, 孩子都没有听到, 那么他可能就是在专注自己的事儿, 不妨去寻一下孩子, 看看他到底在干什么, 用足够的耐心去包容孩子的探索行为 。
就像前面说到的, 不管是用手抓饭, 还是坐在地上看蚂蚁, 只要爸爸妈妈的事情不是很紧急的, 最好不去打扰, 因为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发明家, 他们都有着优秀的专注力, 喜欢观察事物, 所以, 只要爸爸妈妈的事情不紧急, 那就让孩子自己多研究会儿, 给他足够的耐心 。
“说了不听, 听了不做”孩子的专注力是怎样被父母一步步破坏的?只要你找他的事情不紧急, 就耐心陪孩子一起研究吧, 这时候不光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还能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这样做终会有收获 。
②收起自己的控制欲, 给孩子一些自由探索的机会, 允许他出错
没有原则性的问题, 选择不打扰 。 让孩子自己去研究, 允许他出错, 因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对事物形成准确的判断能力 。
原则性的问题错了是要管教, 但是任何事情的判断力, 是要孩子自己慢慢建立的, 而爸妈强烈的控制欲, 就会阻止孩子专注自己的事情, 无法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 。 所以, 要允许孩子出错 。
比如孩子玩拼图, 拿的错误拼图在往上面放, 你可以看着孩子放, 等着他自己发现错误, 如果没有发现, 你可以问问孩子:“这块是不是放着不对呢?要不试试这块?”而并不是直接对孩子说“这个不对” 。
如果想要帮着解决他的困惑, 那就试着去引导 。 允许犯错, 才能让他知道怎么是对 。 当你在引导他时, 他只有认真听, 才能做对, 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
孩子有了良好的专注力, 才能在需要听讲时专心听讲, 需要行动时, 通过听进去的的命令采取行动, 这样, “说了不听, 听了不做”的情况就不多了 。 ????
推荐阅读
- 总是给孩子吃饭“太精细”,小心孩子不长个!
- 脖子后长肉包 传说中的“富贵包”真能夺命
- 10种现代生活的重要元素 稀土是什么元素
- 冰箱不是“保险箱” 药品储存有讲究
- 极限运动 带来一种“痛并快乐着”的生理体验
- 家长4种错“错爱”,扼杀宝宝独立性
- 做个“话唠”爸妈,轻松让宝宝巧舌如簧
- 警惕这些办公室“杀手”危害你的健康!
- 13张 “建团百年,团结抗疫”主题手抄报
- 10张 “我的睡眠”睡眠日主题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