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微言轻,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 )


二、人微言轻时,迷茫无助时,多向这4个人学习
1、向苏秦学习;学习他的勤奋,
    苏秦的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但苏秦不甘平庸,勤奋好学,曾到齐国拜鬼谷子先生为师 。 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由于学问不深,遭人轻视,穷困潦倒,最后只得衣衫褴褛地回到家中 。 回家后,家人都讥笑苏秦不专心种地,却喜欢耍嘴皮子,于是父母兄长都不搭理他,嫂子见了他连织机也没下,妻子也不给他做饭烧水 。 苏秦人微言轻时候的遭遇,正是应验了我们现代人的一句话:“当你弱的时候,身边的坏人最多” 。
    受到打击的苏秦更加发愤图强,闭门不出,埋头攻读,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如果想睡觉时,就拿一把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扎得鲜血直流 。 (“头悬梁,锥刺股”这个成语就是出自于苏秦 。 )
    就这样,苏秦伏案钻研《周书阴符》这本书一年后,终于揣摩出了合纵连横之术,然后游说列国,深得燕文公赏识 。 而后,苏秦先后说服其他诸侯,“合纵”六国以抗秦,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苏秦亲自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名震天下 。
    苏秦发达富贵后,衣锦还乡,车马行李无数,他的父母兄长、嫂子、妻子跪在地上,不敢抬起头来看他 。 苏秦问嫂子:“为什么以前态度傲慢而今天如此恭敬呢?”他的嫂子回答:“因为小叔子你现在地位高,钱又多啊!”
    于是苏秦感叹道:“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即:同样是我这个人,富贵了亲戚就敬畏我,贫贱时都轻视我,其他一般人更不用说了 。
    人微言轻时候,我们不是缺少机会,而是最需要加强自身实力,因为自身优秀了,机会就会被吸引来,正所谓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也 。 所以说,我们人微言轻时候,要向苏秦学习,学习他的勤奋!
2、向韩信学习,学习他的隐忍,
    司马迁《史记》记载:韩信一介平民,自视有大才,性格放纵不羁,又游手好闲,吃饭都是问题,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所以许多人都讨厌他,瞧不起他 。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屠夫集结了一群人,当众侮辱韩信,说道:“你虽然长得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 ”韩信仔细注视对方一会,俯下身子从他的胯下爬过去 。 集市上的人都讥笑韩信,以为韩信的胆子真的很小 。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胯下之辱”的典故出处!
    为什么韩信甘愿忍受胯下之辱,而不奋起反抗呢?还是那句话——“当你弱的时候,身边的坏人最多”!韩信当时人微言轻,又不讨人喜欢,对方人多势众,一旦打起了,韩信必然吃亏,所以他选择了隐忍,委曲求全,打掉牙和血里吞 。 此事过后,韩信立志从军,一展抱负,先后投奔了项梁和刘邦,并在萧何这个伯乐的保举下,当上了刘邦的大将军 。
    之后,韩信作为统帅,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平定三秦,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帮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成了汉初三杰之一,封淮阴侯,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
    如果你人微言轻,又身怀大才,就要多向韩信学习隐忍,好汉不吃眼前亏,努力去寻找更高的平台,实现自己的远大报复 。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越是有才能的人,越要懂得隐忍,夹起尾巴做人,伺机而动,耐得住性子,则终究可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人微言轻时,学习刘备的一招“厚黑学”,或许可以出人头地
    “厚黑”一词是近现代思想家李宗吾先生发明创造的,他在1912年出版了惊世奇书《厚黑学》,并自号“厚黑教主”,后被誉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20位奇才怪杰之一” 。
    在《厚黑学》一书中,李宗吾深刻阐述了何为“英雄豪杰”,即“脸皮要厚而无形、心要黑而无色”这样的人 。 书中以刘邦、项羽、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等人物实例为主线,详细论证了厚薄与黑白如何影响成败得失 。
    李宗吾先生说:“曹之心至黑,备之面至厚,权之面与心不厚不黑,亦厚亦黑 。 故曹操深于黑学者也;刘备深于厚学者也;孙权与厚黑二者,或出焉,或入焉,黑不如操,而厚亦不如备 。 ”
    由此可见,曹操是心黑,刘备是脸皮厚,孙权是亦厚亦黑 。 我们今天主要来学习一下刘备的一招“厚黑学”,看看他是如何运用“厚黑学”成功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