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鲜电商开拓者,到菜市场“二房东”,每日优鲜经历了什么?( 二 )


从生鲜电商开拓者,到菜市场“二房东”,每日优鲜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一旦客单价抬高 , 就能在整体上拉低履约费用率 。 和叮咚买菜相比 , 每日优鲜在履约费率上的成本减少了10% 。 而利用高质量的用户体验提高复购率 , 则意味着用户已经建立起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 , 公司可以大大节省用在拉新和推广上的成本 。 不过 , 叮咚买菜在提高用户便捷程度上同样用足了心思 。 “快手菜”业务 , 就是叮咚买菜在上市前夕开辟的另一个风口 。 其中 , 王牌产品“拳击虾”在今年四月份一经推出 , 不到一个月内就打下了破亿销售额 。 根据华东地区的订单数据 , 平均每十单中就有三单买了“快手菜” 。 “快手菜”正在帮助叮咚买菜弥补客单价偏低的毛利率劣势 。 对手步步紧逼 , 意味着每日优鲜未来将继续加入在巩固品类和服务能力上的“内卷” 。
从生鲜电商开拓者,到菜市场“二房东”,每日优鲜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三、2B端新尝试 , 能否破局?在上市之前 , 每日优鲜曾提出了除生鲜电商之外的新尝试 , 比如重组供应链 , 拓展传统2B菜市场 。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 每日优鲜宣布和54个菜市场达成合作 , 推动它们的数字化转型 。 简单来说 , 就是让每日优鲜以一个市场管理者的角色入局 , 从菜场的场地 , 供应链 , 物流 , 营销和支付方式等方面给菜市场提供数字化支持 。 数字化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 , 能够利用算法来优化补货流程 , 实现自动派单 。 2020年4月 , 创始人徐正在一封给公司全体员工的信中 , 提出了在三到五年内重仓供应链的野心 。 徐正设想下的供应链生态 , 布局应包括:八成是源头直接采购 , 五成联合品牌 , 加上两成的投资 。 每日优鲜对选品的质量标准较高 , 且产地遍布全球 , 品类覆盖面很广 。 优质选品在成为强大获客优势的同时也带来采购成本高昂的问题 。 从招股书中可以发现 , 采购费用连续三年占据营收比重超过七成 。 因此 , 布局智能供应链不但有助于发挥每日优鲜的产品力优势 , 还能在采购上节约大量成本 , 提高毛利率 。 然而 , 和平台电商不同 , 当下国内还没有建立起适用于生鲜产品的集中供应链 , 这也不是一家公司力所能及的 , 理想尚需时间孵化 。
从生鲜电商开拓者,到菜市场“二房东”,每日优鲜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国内菜市场渠道规模/艾瑞咨询报告为什么突然要从2C跨越到2B?背后首先还是离不开市场规模的考量 。 全国范围内的传统菜市场就有四万多个 , 规模在三万亿以上 。 艾瑞咨询预测 , 数字化菜市场这条赛道或在五年后增长到6004亿元的规模 。 每日优鲜利用进驻传统菜市场来补充线下选购的场景 , 还能继续放大用户体验方面的长期优势 , 抢占线下菜场用户 。 每日优鲜称IPO后的四成募资预计会投入到该业务中 。
从生鲜电商开拓者,到菜市场“二房东”,每日优鲜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当然 , 转型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和挑战 。 首先 。 现金流的压力仍然存在 。 每日优鲜火急火燎地跑步上市 , 也正是因为他们在银根紧张的情况下还开了2B这个新的烧钱口子 。 和2C的业务相比 , 2B的生意资金回笼周期更长 , 对公司的现金流是不小的考验 。 其次 , 升级改造菜市场的操作显然是一项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 , 也很难像C端零售那样可以用高度标准化的产品来摊薄成本 。 再者 , 市面上能同时把持住B端和C端两种商业模式的公司凤毛麟角 , 可见其中难度 。 2B的尝试是救每日优鲜于水火之中 , 还是把它带到沟里 , 没人知道它这次的故事能讲多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