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租船教学反思 租船二年级数学下教学反思( 二 )


租船二年级数学下教学反思3
昨天怀着忐忑的心情到班级上了一节《租船问题》 。虽然 , 这节课我精心备了好几天 。但是心里还是没底 , 毕竟我感觉这个知识点对于孩子而言有很大的难度 , 课堂效果如何来我也不知道 。课上完了 , 让我心里有了点小小的happy , 真是出乎意料 。
情景回放:
我先出了几个填空题 , 复习了上节的内容 。这个环节没问题很快就下来了 , 然后出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租船问题(例5) 。先让学生___思考然后写出解决办法 , 然后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 而后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汇报 。我为之兴奋 , 也是我特别替他们高兴的地方出现了:在汇报的过程中 , 孩子们的思维是值得肯定的 。张晶茹同学说:用8条小船省钱 。我让她说8条小船是怎么来的 , 张晶茹说:32÷4=8(条)然后我追问 , 你怎么想到列这个式子 , 她回答说是假如全租小船用总人数除以每条小船乘坐的人数就是船的条数 。这是一个多好的想法啊 。我接着追问:8条小船的租金是多少钱?刘奕说 , 用8×32=196元 , 紧接着 , 我抛给他们一个问题:还有没有更省钱的方法 。这时 , 纪欣蕊同学站起来说:租5条大船和1条小船更省钱 。因为假如都租大船 , 用32÷6=5(条)…2人 。把剩下的2人租1条小船 , 也就是租5条大船1条小船 。租金是5×30+24×1=174元 , 比较省钱 。李林颖说 , 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更省钱 。这里的理由是本节的难点 , 孩子们说了但不是很清楚 , 我给以适当的点拨:这样把剩下的2人和1条大船的人数和起来 , 租两条小船 。就成了租4条大船和1条小船 。这时所租的船没空位且租金是168元最少 。这时董翔同学站起来给了心要的补充:先求大船和小船每个座位多少钱 , 比较一下 , 多租便宜的船 。……多好的想法 , 课前的预设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全部呈现出来 。
课后思考:

1、给孩子一个臂膀 , 他可以撑起一片蓝天——相信孩子 , 给孩子展示的舞台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真是至理名言 。做为老师的我们要相信孩子 , 课堂上力争放手 , 给孩子更大的舞台 , 留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去发散思维 , 开发自己的智力 。老师真正走下讲台 , 做好一个组织者 , 引导者 , 合作者的角___ 。千万不要放不开 , 总认为孩子太小什么都做不好 , 一切事情都是老师在包办 。这样会严重束缚孩子们的思维 , 影响孩子的个___发展 。给孩子一个机会 , 他们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
2、抓住课堂的精___瞬间 , 放大生成
精___的课堂是思维火花四___的场所 , 我们不可能也做不到限制孩子的思维 , 约束孩子们的想法 。我们只能够因势利导 , 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向我们需要的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 , 我们老师要耐心倾听 , 抓住孩子思维中最精___的那一点 , 及时评价、并给予放大提升 。这才体现出灵动的课堂 , 高效的课堂 。
本节存在问题:
孩子交流的时间比较仓促 , 说的还是比较的少 , 如果再多一些时间会更好 。另外 , 开始复习的内容也偏多 , 虽然很快下来 , 但还是占用了一定的时间 。
租船二年级数学下教学反思4
在本次教学中 , 学校选了教龄很短的郝老师执教 。首先 , 郝老师利用“奖励红花”的短暂的口算小游戏 , 让学生将以前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 ,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积极___和学生的口算能力与反应能力 。
在本课中 , 郝老师从“乘船”这个情境引入 , 让学生在明白日常生活中是和数学有着紧密联系的 , 通过“乘船”这个教材 , 让学生学会连减的计算方法和技能 , 体验“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 , 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 激发数学的兴趣 , 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连减难在计算过程中它们都需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 , 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被减数 。这一环节郝老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 , 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 , 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减的计算顺序 。提问“这个式子应该先算什么 , 再算什么?”并提问:“要计算这道题 , 你应该先把哪个数算出来?你是怎么计算的?”本且本节课郝老师采取了“三人小组”合作的形式 , 通过交流 , 讨论总结出本组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 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创造和动脑 , 同时在展示中交流中互相质疑 , 补充回答 , 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