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1( 五 )


(1) 让学生体验方法 。第89页例题是计算原来花圃的面积,虽然题目的叙述很清楚,也很有条理,但毕竟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有些学生读题以后处于似懂非懂、无从下手的状态 。教材及时提示学生画出示意图,并在图中用不同的颜色表达了画图的步骤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里,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应用了画图方法,而且对这种方法能产生新的体会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这种体会使画图从具体的行为上升成意识,策略在此形成 。教学的时候,要把握住两个时机: 第一个时机是在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想不到解题方法的时候,不要为学生解释题意和提示算法,而要引导他们通过画图整理信息、理解题意、形成思路、寻找解法 。第二个时机是学生解答问题后,要引导他们体会画图整理信息对解决问题起了什么作用,对这些整理方法产生好感,从而在以后的解题时自觉地使用 。
(2) 让学生学会画图整理的方法 。
主动而有效地运用画图的方法,内化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必须有相应的画图技能 。如果学生不会画图,那么绝不可能在解决问题时自觉运用这一方法,也就不可能成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教材把初步学会画图落实到想想做做的练习里,提出先画图整理或列表整理,再解答的要求 。
(3) 让学生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
给学生解答的数学题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已经学过并且记住了的题,学生一看就知道怎样解答;另一种是以前未见过的陌生题,学生暂时不知道可以怎样解答 。在解答前一种情况的题时,主要活动是识别提取模型重复已有的解决方法,通过再现与重复巩固知识,形成比较熟练的技能 。在解答后一种题的时候,则需要探索研究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经验重组新的认识,从而在解题的活动中发展策略和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中这两种情况的题都需要,显然本单元应该安排后一种情况的题 。
仔细研究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我们不难发现变化多于重现 。有的是题材和情境变了,有的是条件与问题变了,有的是数量关系变了 。许多题对学生都是新颖的、富有挑战性的 。但是,有一点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都可以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数学信息,都要经过整理才能形成思路、找到解法,都是为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
教学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必须以不变应多变,坚持让学生通过画图或列表理解题意,理清数量关系,理出解题思路 。让学生学会方法、体验方法、形成策略始终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千万不能见一题教一题,过多地补充范例,把教学变成学生的被动接受和机械模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