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科学世界
1.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人造地球卫星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围绕人造卫星,同学们还有许多的谜没有揭开 。例如:人造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运转而不落下来?在人造卫星内失重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今天我们只讨论卫星运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
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它的位置离地球有时近、有时远 。(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图)现以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例,它离地球最近时(此处叫近地点)离地面439公里,离地球最远时(此处叫远地点)离地面高度是2384公里,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钟 。它在近地点时,速度,动能;此时离地面最近,重力势能最小 。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 。直到远地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 。卫星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 。在卫星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
2.关于人造卫星的知识,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难以使学生揭开谜底,往往由此而损伤学生的求知欲 。本节课如有可能,也可通俗地介绍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运行 。讲法上可用想象推理的方法 。
参看图1,水平地抛出一个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它会落回地面,但是抛出的物体速度越快,它飞行的距离越远 。人抛物体,抛出的距离不过几十米,但汽枪子弹能飞行几百米,步枪子弹能飞行几千米,而炮弹能飞行几十公里 。我们可以设想,物体的速度足够大时,它就能永远不落回地面,围绕地球旋转 。这个速度大约是8公里/秒 。如果速度再大些,物体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就由圆形变为椭圆形 。人造卫星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发射的 。
(五)小结
(六)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3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
速度不同 。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 。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
(2)、实验14页图1-4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
学生活动:(1)、看15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秒<17米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1、2、3题 。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可降低难点 。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4
§2—2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
重、难点:(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
教学时数:2课时
推荐阅读
- 新年祝福句子唯美短句 新年祝福句子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详案电与磁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 2021新年抖音最火的句子
- 2021最新唯美句子 2021新年唯美句子大全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上册
- 2021《开学第一课》经典语句 2021新年经典语句
- 人教版九年级下物理教案全一册 人教版九年级下物理教案
- 初二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人教版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 新年到来的优美句子二年级 新年到来的优美句子
- vue的时间是怎么设置的 新版vue怎么设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