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现实距离最远的学科 。因为历史教学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而对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来说,他们对现实了解的知识面和接触事物的经验还不够广泛和深远,对于一些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就更不用说了 。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为学生营造历史环境,实现跨时空的直观感觉 。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改变当今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而且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省历史教师的枯燥文字表述时间,学生也可以从这些画面中不知不觉领悟历史的真谛和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
其次,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师还可以很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 。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实物、图片、历史遗址等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可以大大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 。
再次,多媒体还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可以真正的把封闭式的小课堂转化为开放式的大课堂 。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增加信息量,增强历史学习的直观性、趣味性,培养、引导、发展、巩固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爱好 。再讲《新中国的成立》时,课前预备了:
1、七届会、国旗、国徽、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相关资料 。借助网络,把资料归类保存在博客里
2、自制聊天场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②、《歌唱祖国》 。
再如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把《清明上河图》投影出来,比看课文的图片效果要好得多 。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用新奇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手段,就能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让学生逐渐把学习历史,当作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这不仅可以积极地减轻学生负担,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
中学历史教学培训总结5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 。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 。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 。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 。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
一、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要达到这个要求,初一历史教学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教师要依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衔接 。例如:孔子 。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初一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作为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 。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 。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
二、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 。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 。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 。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 。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 。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初一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 。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 。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 。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 。又如,巧设疑 。“思维自惊奇而开始” 。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 。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 。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 。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
推荐阅读
- 初中历史教学经验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经验总结
-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 中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历史课教学工作总结
- 中学历史教师教育总结怎么写
-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 中学历史教师教学总结简短
- 高中历史教学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员总结
-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总结 中学七年级历史教学总结
- 归纳推理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经验总结
- 如何要求一方继续履行合同
- 河北新河中学录取分数线 新河县新河中学录取分数线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