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22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四 )


(4)强化德育、全面发展是贯彻新课改教学的目标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适时地结合教学内容,借助各种手段“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爱国、爱社会主义等德育及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包括意志、理想、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等的培养,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知识等综合素质,真正发挥历史学科在学生全面教育中应有的、潜在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学会立品、做人、做事 。
(5)、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师要以“博”、“精”作为自己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历史教学改革和当今新形势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否则是不可能教好该学科课程的 。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对本学科的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教师还应对本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发展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地理学和文学 。二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涉及内容极广,跨度极大的学科 。
而新课程的标准里面的模块几乎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 。借用多媒体则可以做到这一点 。多媒体可以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组织起来,可以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也便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已提出问题 。
因此,要改变以往手抄式备课为电子备课 。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同时继续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交互渗透和互相补充 。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更新教学观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有看清问题,才能坚定前进的方向,才知道该怎么做 。我们只能在充满矛盾的现实中寻找出路,用智慧去化解难题,用机智去逾越障碍,用改革去实现目标!
2021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4
高二半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教学任务 。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备课——周到细致
找准重、难点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 。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 。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 。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 。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总结,并打印出来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 。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
二、上课——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 。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 。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 。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