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20篇简短 八年级教师历史教学反思5篇( 三 )


在今后的教学中 , 针对专家的意见 , 我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 使得自己的教学尽快与生本教学接轨 。我准备开始着手进行改变 , 我主要采取了下列的教学对策:
第一 , 抓好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 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 , 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 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 , 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
第二 , 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训练 。在很多情况下 , 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 , 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 , 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前认真钻研教材 ,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问题 。每个小问题我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都非常简单明确 , 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 并能说出原因 , 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 。使学生认为这些事情自己还是能做到的 , 他们便愿意去做 。
第三 , 抓好平时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 , 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 , 而忽视备学生 。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 , 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 , 一切从本本出发 ,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 课
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 。我在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的时候 , 时常走到不爱发言学生的身旁 , 多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发言 。及时鼓励 , 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在共同的全班性学习交流中 , 我更关注不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度 , 如果哪个小组中的这些学生发言了 , 无论对与错 , 我都让全班同学用热情的、鼓励的掌声激励 。使他们体会到被关注的快乐 。
第四 , 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 , 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 , 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 , 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 , 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因此 , 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 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 , 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 , 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
第五 , 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上 , 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 , 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 , 就马上要求其回答 , 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 , 而且有效性很差 。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 ,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的教师让学生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 , 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 , 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 , 课堂组织松散 , 时间利用率低 。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 , 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 , 这样 , 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 。因此 , 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 , 要减少“讲与听” , 增加“说与做” , 尝试“教与评” 。教师的“教”要灵活 。生本教育在教学方法中提到要“以学定教” , 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 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被所定的“计划”、“进度”所牵制 , 不去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随机应变 , 那么我们无形中又走回旧途 , 又在牵着学生走 , 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 适时调整自己的计划 , 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 , 可以把教学进度放慢点儿 , 安排多些时间给学生 ,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 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