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原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赏析( 二 )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 , 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
【三味书屋原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赏析】第二次行礼时 , 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 。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 。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 , 赶忙问 。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 , 乃是不愿意说 。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 , 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 , 指挥倜傥 , 一坐皆惊呢;金叵罗 , 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做“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 , 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 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 , 都有一大本 。后来 , 为要钱用 , 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 。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 , 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 。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

三味书屋原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赏析

文章插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注释1、并:连同 。
2、朱文公:即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1919年,周家将绍兴周家新台门卖给东邻朱阆仙 , 故作者戏称为“朱文公的子孙” 。
3、确凿(záo):确实 。
4、菜畦(qí):菜地 。
5、皂荚树:绍兴俗称“肥皂树,即无患子 。无患子科,无患子属,落叶性乔木 。其果皮可代肥皂,根果可入药 。
6、桑葚:桑树的果实 。
7、长吟:长声鸣叫 。
8、轻捷(jié):轻快 。
9、叫天子(云雀):一种形状像雀的鸟 , 飞得很高,叫得很响亮,喜欢捕食小虫 。
10、云霄:极高的天空;天际 。
11、油蛉:就是“金钟儿”,也叫“铃虫”,形状像西瓜子,黑色,昼夜都叫 。
12、斑蝥:一种昆虫,颜色美丽,爱捕食小虫 。这里说的斑萤是类似瘫蝥的“行夜虫”,俗称“放屁虫” 。
13、倘若:如果 。
14、后窍:肛门 。
15、何首乌:多年生蔓草,根粗大,可以做药 。
16、木莲:一种蔓生的常绿灌木 。
17、缠络:缠绕在一起 。
18、莲房:莲蓬 。
19、臃肿: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