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的常识实验结果及分析 钢琴的常识( 六 )


(庸师教出来的 , 或自己不好好学的除外) g、手指的条件反射灵活性:练一首钢琴曲 , 把手练协调 , 哪个音接哪个音、双手的配合占60%以上 , 而力度才占40%以下 。所以 , 说学钢琴之前不能学电子琴的人 , 很多人是从力度这个角度说的 , 但是这并不是主要部分 。
练电子琴从手指灵活上对钢琴帮助大了 。(庸师教出来的 , 或自己不好好学的除外) 2、钢琴和电子琴的不同: a、首先你要明白 , 电子琴和钢琴完全是两个分支 。
电子琴不是钢琴演变的 。它是管风琴演变的 。
就是那种在教堂里的 , 高宽可达20米 , 厚可达3米 , 大大小小的管子 , 上面二至五排61-88键的键盘 , 下面有37个键的脚踩的大号儿键盘 。弹起来手脚并用 , 如醍醐灌顶 , 被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称为“乐器皇帝”“上帝之音”的乐器 。
电子琴七十年前诞生时是为了在某些场合代替管风琴 , 因为大型管风琴无法移动 。最早的电子琴都是“立式”的 , 上面两三排键 , 下面有脚踩大个儿键盘的 。
后来我们日常见到的电子琴叫“便携式”电子琴 , 是从立式电子琴简化并发展来的 。音乐学院开设的多为立式电子琴专业 。
但是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 不存在任何对立、或不衔接的情况 。电子琴是为了表现管弦乐队效果和管风琴效果的 , 长音要多于短音 。
这和钢琴的思路就不同 。管风琴有2200年的历史 , 它以它的雄浑和神圣庄严的魅力 , 连钢琴都要让它三分 。
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的巴赫都是管风琴家 , 那时还不兴钢琴呢哈哈!不知道楼上“钢琴才是正统的学音乐”是不是有犯上之嫌…… 我没有500万 , 买不起管风琴 , 我还不能花个两万买一个立式电子琴来代替了?凭什么?我就不能花2000块钱买个便携式电子琴来学了?凭什么? b、电子琴的力度比钢琴小得多 。首先我们明确 , 力度是钢琴的魅力之一 , 但是它不是评价其它乐器的标准 。
我吹笛子我再怎么用手使劲掐那个孔 , 力度也不会有变化 。电子琴也一样 。
八十年代的电子琴没有力度 , 后来就有了 , 但是电子琴要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 , 所以没有必要做成那么重的力度 , 否则演奏“提琴”类乐曲时都要像在钢琴上“康康”地敲?那就错了!(但如果想做得比钢琴沉五倍 , 那是易如反掌的 。但是没人买 , 经济上不值得 , 所以没有人做) 管风琴是完全没有力度的 , 但是仍然是“乐器皇帝” , 这从力度万能论角度出发 , 又怎么说呢? 高档一点电子琴有触前、触后、水平触(揉弦) , 所以力度不像钢琴那样大 , 完全是另一种表现音乐的途径 , 没什么不行的 。
如果学了电子琴再学钢琴 , 要注意在力度上下功夫 。这不是不能练出来的 。
很多只学钢琴的都是因为力度受不了而手形变为鸡爪 。这不是电子琴转钢琴做特有的现象 。
你们看弹钢琴的手形那么好 。那都是层层剥皮儿 , 十个“直接学钢琴”的人里面出一个两个好的 。
【钢琴的常识实验结果及分析 钢琴的常识】 刘翔最早是跳高的 , 跳高和跨栏用力的方式还有技术要领有着巨大的不同 。但是人家善于找它们的共同点、利用跳高的技能来加工并用在跨栏上 , 所以人家能成为世界冠军 。
而中国还没有只从事跨栏就能成世界纪录保持者的吧? 所以一切看人 , 不看琴 。综上 , 楼主您既可以先学电子琴然后转钢琴(注意不是“改”钢琴 , 这一点您讲得很准 , 因为学电子琴不是“错误”) 。
也可以一上来就学钢琴 , 也可以一直学电子琴 , 将来学专业型电子琴……反正 , 用音乐来培养想象力、合作性和创造性是第一位的 。在YAMAHA的教学体系中(YMH的教学做得太强了 , 尽管是日本 , 但是该值得我们借鉴的还是要客观一些) 。
对于它来说 , 钢琴和电子琴(立式)完全是平行的对等的两方面 。关键是用它们来达到增强修养、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目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