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最早的有关道路交通的法律法规是1951年经政务院批准,由公安部公布的《城市陆上交通管理暂行规定》,但是该法并没有规定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 。随后又出台了几部有关道路交通的部门规章,也都没有规定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 。直至1991年国务院发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才第一次明确地规定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条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它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
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和外延的变迁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需要 。日本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是,由于车辆在交通中所引起的人的死伤或物的损失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交通事故的定义是,道路交通事故是在道路上所发生的意料不到的有害的或危险的事件 。道路交通事故新的定义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事故定义去掉了违法行为这个在过去处理的交通事故的必要因素,将过失改为过错,并增加了意外事故 。新定义与国外定义比较,类似的地方都是在道路上或在交通中引起的死伤或物损的意外事件 。但是无论是美国定义中的“意料不到的危害的或意外的事件”,还是日本定义中的“由于车辆在交通中所引起的人的死伤或物的损坏”,对当事人的主观方面来说都隐含了过错或者意外,从这个角度而 。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新定义与美国、日本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这反应出在交通事故处理方面我国正在与国际接轨
懂得常识说到常识,突然想起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每年看后都乐而忘怀,现在想起来才明白,其实他说的都是常识 。
人们也许离常识太近而又无法触摸,想得到而又怕失去,所以我们只有以笑释怀 。海子说: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
我们曾经生活在一个常识被割断的年代,看过《高考1977》后,我说不出是哭还是笑,可能在我们这个年代觉得那是一个完全没有常识的年代,但是反过来问我们自己,我们是否懂得了常识而真正的生活在常识中呢?我们每个人是否也象《皇帝的新衣》里面围观群众一样噤若寒蝉,我们敢不敢站在敢说出常识的那个小孩的后面呢?经常看到小鸟嗷嗷待哺的样子,很可爱,大鸟的神情举动更令人敬佩,不知为什么没次也就会联想到母亲那伫立在校门口为我送东西的一幕,“最近在校怎么样?”“身体如何?”她总是那么通常很普通的一句,有时我还觉得很烦的心理,只是简单的问候,拿过东西就走,不知她有没有感受到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季节,母亲都在那里 。
终于要毕业了,然而我越发觉得我虽然能把试卷答得满满的,懂得了很多东西,但我确还没有明白一个普通的常识,那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母亲,生命来自您,在风霜雪雨的交织中,在锅碗瓢盆的交响里,在岁寒织就的白发里,有您不变的期待和爱的常识,如果可以我想为您扶起倒掉的酱油瓶子,做一次自己每天都会享用的早餐,为您按摩劳累的双肩,将饭后的碗筷用清水洗刷,用名牌的护肤品将您装扮,挽着您的手,与您一同享受一次美好的春天!父母是无私的,他们倾尽所有,将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子女 。
为人子女,应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情,因为这是常识,它会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感恩是常识,我们要牢记在心 。
明代的《增广贤文》中有“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意思是说,乌鸦在母亲老了的时候,知道反过来哺育自己的母亲;羊懂得喝奶时给母亲下跪,感谢母亲的哺育之恩 。
李密在《陈情表》中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令人情不自禁,禽兽尚知礼义,知恩报答,人类岂可丧德?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个“自然”就是常识,我们丢失了常识就会失去我们生存的根本 。
杰弗逊说,“我对人类的常识有巨大的信心”,我也相信感恩的常识犹如隔窗的阳光,必将唤醒我们每一个人 。
一、尊重常识 何谓常识呢?,就是一般知识,一般人应当具有的知识 。常识微不足道,要尊重常识看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个小孩给烂铁划破了手指,父母不知及时为他消毒包扎,结果得了破伤风;灯泡烧掉了,一个中学生不会换新的灯泡;终于考上大学了,许多大学生居然不会洗衣服……这些都是缺乏生活常识惹的祸 。我想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不少学生书读的越多越脱离生活,一个个变成了“书呆子”和不动手的“君子” 。书念得越多却越不会生活,简直是天方夜谭 。到底是谁之过呢?尊重常识需要回归基础回归生活,但更需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中国浮夸风劲吹的时期,处处“放卫星”,亩产从几千斤吹到上万斤,当时居然有人深信不疑 。有老农说,亩产万斤,打死我也不信:有科学家说,这是违背常识的,有一点点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 。但为什么当时从上到下竟有那么多人信了?这是皇帝新装式的悲哀!尊重常识是对科学的最好尊重,而对科学的尊重是对真理的尊重,是对良知对事实对讲真话的尊重 。巴金的《随想录》是一本被誉为讲真话的书 。讲真话其实就是对常识的尊重,不管是那个黑白颠倒的时期还是现在 。现在已进入广告时代,广告越吹越神,反而越多人相信 。尤其是明星广告,不管它是否符合常识,皆疯狂的信,疯狂的维护 。说真话是对常识最好的尊重,对常识的尊重是对科学最好的尊重 。二、挑战常识 刚才说到亩产上万斤,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违背了关于水稻生产规律最简单的常识 。几十年前许多农民也说,一般亩产二三百斤,有四五百斤已相当不错了,上千斤是绝不可能的事 。这是“常识” 。偏偏有人不相信这常识,他要挑战常识,要把亩产提高到上千斤 。不少人知道后都嘲笑他是白日做梦,痴人说梦话 。对于这些他只是置之一笑,一头扎进稻田里反反复复做实验 。失败的次数和汗水一样多 。终于他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亩产从八百斤到一千斤,从一千斤到二千斤,震惊世界 。他就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现在亩产上千斤是常识,袁隆平又开始痴人说话了:我梦想有一天,我可以呆在水稻下乘凉 。袁隆平在不断挑战常识,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一个个非常识变成了常识,这源于他的科学知识和探索精神,源于他的胆识和创造 。科学无止境,“常识”也无常,无止境 。挑战常识是对科学的最好发展,是对科学精神的最好阐释 。三、超越常识 愚公移山的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有人说愚公愚,因为这个人缺脑筋,要搬掉这山是不可能的事,一点常识也没有,不如搬个家好了 。有人说愚公不愚,坚持不懈,排除万难,精神可嘉 。愚公愚还是不愚呢?如果把《愚公移山》这故事放到东晋时代来分析,可能我们很多人都被“愚”了一会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 。古《列子》一书早已亡轶,今本《列子》是由东晋张湛整理作注后才流传于世的 。东晋崇尚玄学,魏晋学人撰书多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 。《汤问》里有许多民间故事、寓言、神话和传说 。《愚公移山》是一篇哲学寓言,它告诉人们不能用日常的感官去探寻至道 。“山”不是是常识里的“山”,而是一座精神大山 。愚公的“移”不是常识里的“移”,而是一种超越常识,把握大道的“愚举” 。愚公因为“愚”才会坚持,才会最终感动神灵,借神力搬走摆在眼前的现实的大山,搬走通往大道的精神大山,达到若愚的大智境界 。老子尚愚,主张守拙抱朴 。这里的“愚”是人类质朴之心,“愚”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 。超越常识,其实是对现实物质生活的超越,是对至简大道的回归,而非耍小聪明,投机取巧的所谓的“超越” 。愚公的“愚”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对庸俗常识的超越 。从尊重常识、挑战常识到超越常识,是人类从正视现实、改造现实到超越现实的发展过程,是人类从尊重科学到提升心灵的升华过程 。人,是常识世界的人,也是常识世界之外的超越自我的人 。
推荐阅读
- 作文常识常新 作文常识
- 常识议论文800字 常识议论文
- 论文发表期刊号有哪些
- 大数的常识数据有哪些 大数科学常识
- 幼儿科学常识 那些科学常识
- 常识与科学的关系 常识与科学
- 汽车维修常识 汽车室内常识
- 知网查重论文付费只能查一次吗
- 购车小常识
- 基本常识英语怎么说 基本常识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