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抄报上写什么内容最好 科技小知识内容50字( 七 )


作为教育者应时时关注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オ?我们的学生究竟能依靠什么素质应对未来?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 教师应以素质教育为己任 , 努力培养兼有各种技能的综合型人オ 。
3、科学带给我无限的快乐
我爱探索 , 我也爱发现 。我更爱科学 , 生活中的种种事情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 现代的科学技术飞速地发展 , 给人的生活帯来了不少的乐趣 , 帯来了不少的便捷 , 更给人的生活帯来了很多的好处 。
作为现代的中小学生 , 我们更该走近科学 , 去探索新知科学的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爱科学让科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
4、海因里希·赫兹与无线电波的发现(1888年)
1888年 , 在德国一个黑暗的实验室里 , 一颗微弱的火星的出现预示着空前重要的技术革命的开始 。31岁的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在实验室里建立了一个电路 , 该电路在实验室的一角蹦出了一颗火星 , 然后他看着这朵火星引起房间另外一边另外一颗火星的出现 。
赫兹因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以光速传递----正如15年前苏格兰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通过数学运算得出的预计一般 , 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些电磁波成为了今天全球广播、电视和电子通讯网络的基础 。
5、米切尔森-莫利实验(1887年)
如果你开车以7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一条公路上行进 , 一辆汽车以70公里/小时的速度迎面而来 , 两辆车之间的相对速度是多少?很简单:140公里/小时----这是常识 。然而在1887年 , 两位美国物理学家艾伯特·米切尔森和爱德华·莫利发现这种“常识”不适用于光束 。
们试图检测到“以太”的存在 。以太被认为是一种充满了宇宙的流体 , 光波因此可以在真空中旅行 。他们并没有发现以太的存在 , 但是在实验中 , 他们发现光速是恒定不变的 。这个发现使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
1.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 , 碰到很冷的冰糕时 , 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 , 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
2. 蝉为什么会蜕皮?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 , 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 , 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 , 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 , 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 , 就是蝉蜕 。
3.
蜜蜂怎样酿蜜?
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 , 到了晚上 , 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 , 然后再吐出来 , 再吞进去 , 如此轮番吞吞吐吐 , 要进行100~240次 , 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
鱼也会溺死吗
鱼有鳃 , 可以在水中呼吸 , 鱼有鳔 , 可以在水中自由地沉浮 。可是 , 有人说生活在水中的鱼也会溺死 , 这是真的吗?
虽然这听起来很荒谬 , 但却是事实 。鱼鳔是鱼游泳时的“救生圈” , 它可以通过充气和放气来调节鱼体的比重 。这样 , 鱼在游动时只需要最小的肌肉活动 , 便能在水中保持不沉不浮的稳定状态 。不过 , 当鱼下沉到一定水深(即“临界深度”)后 , 外界巨大的压力会使它无法再凋节鳔的体积 。这时 , 它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 于是就不由自主地向水底沉去 , 再也浮不起来了 , 并最终因无法呼吸而溺死 。虽然 , 鱼还可以通过摆动鳍和尾往上浮 , 可是如果沉得太深的话 , 这样做也无济于事 。
另一方面 , 生活在深海的鱼类 , 由于它们的骨骼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 所以它们可以在深水中自由地生活 。如果我们把生活在深海中的鱼快速弄到“临界深度”以上 , 由于它身体内部的压力无法与外界较小的压力达到平衡 , 因此它就会不断地“膨胀”直至浮到水面上 。有时 , 它甚至会把内脏吐出来 , “炸裂”而死 。
=============================
贪吃孩子变笨
贪吃会降低大脑的血流量
若一次进食过量或一刻不停地进食 , 会把人体里的大量血液 , 包括大脑的血液调集到胃肠道来 。而充足的血供应是发育前提 , 如果经常处于缺血状态 , 其发育必然会受到影响 。

推荐阅读